第A06版:花溪·精读

滹水映雄关

——访平山水关长城

2024年07月27日

  □峰奇

  

  太行东麓,平山县杨家桥乡境内,巍然屹立着一段长城,该长城位于滹沱河上游,夹河对峙,南北纵横,西距山西盂县不足三十里,被誉为“滹沱入冀第一关”,古称水关长城。其西北与杨家桥、大庄村紧密相邻,东则与工上村相望。此长城就地取石依山而建,顺势而成,蜿蜒曲折横卧于滹沱河两岸。追本溯源,此长城属内长城,于明朝初年,为抵御北归元人南犯而建。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历朝历代皆有修缮,明清时期皆有驻军戍守。

  水关长城与本县十八盘的六岭关遥相呼应,与黑山关、白羊关,以及井陉的娘子关等一脉相连,皆是晋冀交通的重要关隘,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忆往昔,滹沱河两岸的山崖之上皆有烽火楼台,关岭处设有门洞,宽约六尺、深三丈有余,此乃车马行人之必经通道。水关长城西部山崖上,隐约可见当年设置的隐秘通道,以供守军灵活进退,巧妙周旋。诚如古人所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行至长城岭下东侧的水关村,这座古老的村落原名阿世口长裕村。古朴的村落与雄伟的长城相互交织,恰似一幅宁静而又雄浑的水墨画卷。村内的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低吟着往昔的悠悠岁月。屋舍错落有致,更有袅袅炊烟,增添了几分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让人倍感温馨亲切。

  相传,昔日修建长城的工匠与民夫曾在此停歇驻足,村中至今留存着靛池、石臼、石桥、挡墙、密道、石雕、仙洞等众多遗迹。这些遗迹,无疑是往昔军事、生活与生产的有力凭证,生动地展现出彼时戍边驻军的防御状况,以及村民们的生活情态和经济活动。望着染布的靛池,仿佛能看到当年劳工辛勤染织服饰的忙碌画面;凝视石臼,又似乎能瞧见上下捣杵谷物的劳作身影……长城脚下的水关村尚有制作炒面的传统,此乃当时军民用以充饥的食物,且传承至今。

  村中前辈回忆,民国时期,水关长城曾上演晋军与奉军激烈交战的场景。两军隔河对峙,相互胶着,一时胜负难分。数日后,最终以奉军的溃败告终。至今,城墙上仍留存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弹痕,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往昔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长城岭上尚存古石碑,详细记录着长城的昔日辉煌。然而,随着时光流逝、风雨侵蚀,最终损毁销匿。

  仰望雄关,水关长城遗址高耸入云。沿着山路徐徐而上,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轻轻触摸残垣断石,那粗糙的质感传递着古人的温度。遥想当年,此处或许有战士的激昂呐喊,或许曾见证烽火连天的激烈鏖战。

  伫立长城之上,俯瞰滹沱河滔滔奔流而去。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与古老的长城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绝妙图景。微风拂来,丝丝凉意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自然与人文历史完美融合在迷人的美景之中。

  夕阳渐落,余晖将长城浸染得一片通红。此刻的水关长城,更显庄严肃穆与神秘深邃。它不单是防御的工事,更是先人智慧与坚韧的象征。

  临别之际,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水关长城,这片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土地,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雄关漫道,触景感怀,作词一首,以表乡恋——

  临江仙·水关长城

  烽火硝烟虽远逝,残垣犹记沧桑。石砖浸透旧时光。雄关依翠岭,碧水映斜阳。

  昔日烽烟今不在,唯余风过城墙。千秋功过自思量。青山依旧在,史册永流芳。

2024-07-27 ——访平山水关长城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73536.html 1 滹水映雄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