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亮
八岁那年,母亲把我送到了村北广平东贤店小学,在她心里,学校是带来希望的地方,母亲殷切希望我能从这里走出去,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
然而,顽皮的我天天和同学打架,逃课成了常态。升二年级的时候我被留级了,和低年级的孩子成为同学,自然引起了他们的讽刺、嘲笑。我在默默接受耻辱的同时,也曾激励自己变好变强,但一塌糊涂的学习成绩并非一天能够改变的,取而代之的是变本加厉的淘气、逃学,这样一来,我愈发地不讨人喜欢了。学校仿佛成了我的格斗场,一对一,一对三,在喝彩声摔跤、掰手腕,打败对手成了我唯一的喜好。打了架,放学回家后,一定会被父亲狠狠揍一顿,偏偏我属于那种屡揍不改型的娃,或者说越揍越勇,因为我只能从打架的胜利中找到平衡,来消解因学习成绩糟糕而受到的耻辱。
老师眼里的坏孩子、村民眼里的淘气包、父母眼里不争气的东西,我的少年时代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的。
恍然间升五年级了,班内的同学除本村小伙伴外,还有附近几个村的适龄同学。人多了,我打架的对象也更多了,而且我还升级了打架方式。在一节自习课上,我和另一名同学手持木棍打架,“砰——咣——”教室的灯泡被我用木棍打碎了。我感觉自己闯了大祸,既恐惧,又忐忑。我踉踉跄跄地向高校长的办公室走去,平时一分钟的路程,现在每一步都很沉重。当来到高校长面前时,他已知道了一切,只见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只灯泡,说了一句“把它换上”。我的心感受到了温暖,顷刻变得踏实了。我想解释,又不知该如何解释,高校长似乎看出来了,他没有训斥我,我明白,这是高校长对我心灵尊严的保护。就在那一刻,我从他的眼神里学会了担责。后来的我,突然长大了,远离打架并重新走进书本,很快背诵了我人生第一篇文章,进而写出了人生第一篇作文《他是谁》。在高校长组织召开的全校师生大会上,他朗诵了我的作文《他是谁》,我怀着羞愧与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荣誉”。高校长用“一只灯泡”给我上了受益终生的一堂课。
时过境迁,一晃20多年过去了,每当忆起这段经历,我的内心都会泛起涟漪。感谢高校长的教诲,使我没有在人生的反方向上走得更远,“担责与荣誉”也一直砥砺我成长。成年后,我成为了一名法律界人士。常常回忆起“一只灯泡”的故事,每当有人向我求助,我会借“打碎的灯泡照亮了我的人生”的故事来帮助那些正走在法律边缘的人。多年来,我以“担责与荣誉”帮助了很多人,这一切源于一只灯泡,源于师者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