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冰
有“丝中之圣”美誉的“缂丝”工艺,以江南的苏杭地区最为发达,但历史上“缂丝”的原产地并不在南方,而是在河北省定州市。“缂丝”技艺的当代复兴,谱写着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新乐章。
《缂丝》一书,是彭秀良主编“中华技艺”书系的其中一部。这套书系,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切入点,聚焦《定磁》《剪纸》《芦苇画》《年画》《内画》以及《缂丝》。这六部书,也是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而成的中华技艺,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智慧结晶,不仅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儿女维系情感的精神纽带。每一门技艺都饱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鲜活地生存于当下的中国大地。每一部书,都阐释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日常生活,这更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缂丝”,是一种非常高档的丝织工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缂丝”,是中国丝织艺术品的典型代表,以素色生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挖织而成,也被称为“刻丝”。
《缂丝》一书,追根溯源,把“缂丝”技艺的“前世今生”探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缂丝”源于外来音译词,实证古丝绸之路上的东西交流,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后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新疆地区,主要以毛线为主,故称之为“缂毛”。随着中原地区蚕丝织造技艺日益成熟,唐代开始以蚕丝为经纬线,开辟了“缂丝”发展之路。
“缂丝”技艺通过回鹘人向东传播,进入中原,到达今天的河北省中部一带。北宋时期,河北一带的蚕丝织业居全国首位,这也是“缂丝”生产在此地勃兴的良好基础。
宋代学者庄绰集半生心血撰写的《鸡肋编》中,以细腻翔实的笔触记载了各地的风俗,其中记述“缂丝”工艺:“定州织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心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
短短几句,将“缂丝”的工艺特点描写得清晰生动,也将“缂丝”技艺起源河北定州的说法给出了实证。
《缂丝》一书,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缂丝原产地:苏州还是定州”“缂丝:服装与饰物”“缂丝:生活日用品”“缂丝:家具装饰品”“缂丝:书法与画作”“融合:辟出新路径”“欣赏:历代缂丝精品”。
七个章节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内文编辑新颖、图文并茂,借助新媒体扫码、音频、视频制作方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一些珍贵的“缂丝”作品在书中罕见呈现,让读者得以享受到一场非物质文化的视觉盛宴。这部书的联合作者王鹏巍正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让这部书更具专业性、权威性。
在书中,作者引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缂丝”,虽然似荣国府这般富贵之家用“缂丝”服装,但也并非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有这般待遇。皇家则不然,明、清两朝皇室很多人能够穿“缂丝”服装,皇帝的龙袍由“缂丝”工艺缝制,后妃们也有自己的“缂丝”服装,穿用频率之高,也说明对“缂丝”服装的钟爱。
书中展示一件“缂丝”作品,名曰“怀档”,其实就是过去皇室成员用餐时挂在胸前的一块布,用来接住掉落的饭菜的,而书中这个“怀档”则是光绪帝用过的。
如今,“缂丝”技艺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点缀着无数人的生活,从香囊、旗袍、团扇、包包,再到云屏、椅披被褥、书画作品等,创意层出不穷,跨界发展融入时代气息。这些“缂丝”技艺与当下生活的紧密相连,无不凝结着古人与今人的智慧与匠心,不仅惊艳了时光,也惊艳了世人。
《缂丝》,是“缂丝”爱好者与“缂丝”创作者协力打造的一本好书,阅读《缂丝》,一起解开经纬之间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