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若涛
作为“战国第八雄”,中山国究竟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多少动人故事?又书写了多少慷慨悲歌?如果没有发现中山篆,这将永远是个谜。好在1974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鼎、方壶、圆壶“中山三器”,上面铭刻的1101个金文——中山篆,从政治、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多角度揭示了中山国的历史。昨天,“金石笔韵 寻源中山”第二届全国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在石家庄市正定新区石家庄传媒大厦隆重开幕,掀起了中山篆神秘的面纱,众多观众游走在散发着古风古韵的中山篆书法作品间,仿佛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代中山国的风土人情,同时感受燕赵文化的风骨。
在中山国王墓考古挖掘50周年之际,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联合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此次“第二届全国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每一幅入展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心血,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中山篆被称为最美的古文字,它结体生动、婀娜多姿,众位专家戏称中山篆美得“勾魂儿”,很容易让人上瘾。
踏进展厅,立刻被一幅幅散发着古香古色的中山篆作品所陶醉。每一幅精美作品都形神各异、各有千秋,或厚重,或活泼,每一个字都活灵活现,仿佛在与观赏者对话,讲述着中山国那段尘封的历史。来自山东的作者巨广山,是此次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一等奖获得者,他站在自己的获奖作品前,为观众详细讲解了他的创作构思与作品意境。他说:“我平时很喜欢上网,发现有许多人喜欢中山篆,中山篆被称为最美的古文字,这是名副其实的,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人来学习中山篆,来传承古代经典文化,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自保定的逄惠珍,这次她带着“秋枫书画社”的几位中山篆研习者来观展。她说:“我在保定一直做中山国文化的推广,也一直在进行中山篆的研习。古代中山国与保定也有很深的渊源,这次来石家庄参加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感到非常亲切。中山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多展现了燕赵大地慷慨悲歌的故事,展现了这块土地的精神特质,我现在通过线上线下与喜欢中山国文化的朋友进行交流,感觉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展厅一角,有位小伙子十分专注地看着作品,还不时拿起手机拍摄记录。记者走过去与他聊了起来,据了解,他名叫李雨豪,今年20岁,来自江西景德镇,目前就读于河北传媒学院书法专业。这次他与同学一起,专程来参观中山篆作品大展,来向名家学习。李雨豪说:“这次来参观中山篆作品大展,非常高兴,因为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中山篆,更让我对中山篆的研习充满热情。我来参观的目的,就是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技法和构思,自己也拍了很多作品图片,回去后好好学习一下。”李雨豪的家乡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他从小也对瓷器的历史、文化耳濡目染,李雨豪说:“我的父母都从事瓷器行业,家里开了家瓷器铺,我从小就经常看到父母制做瓷器的过程,现在我正好学习书法专业,我想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瓷器书法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