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特别报道

让古典书法“活起来”,共赴一场传统美学的文化之旅

第二届全国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开幕

2024年12月19日

  ■众多的中山篆爱好者前来观展学习。

  ■荣获一等奖的巨广山介绍自己的创作体会。

  本报讯(记者 常明)昨天下午,“金石笔韵 寻源中山”第二届全国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在石家庄市正定新区石家庄传媒大厦茂源大酒店二楼德音厅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中山篆爱好者们欢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古典文化之旅。

  本次大展得到了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大展由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和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国秦文研究会和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给予学术支持。

  “中山篆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认知,更为我们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个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致辞称,中山篆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例。在战国文字由篆转隶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发掘问世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书法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和喜爱,热爱中山国文化、书写中山篆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张志平表示:“目前对于中山篆的研习和普及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估计,2017年全国有3000名中山篆研习者,2024年达到了5万人,粉丝量达20万。”

  他说:“本次大展的作品创作展现了书法家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其中有与金文大篆融合的,有与简帛书融合的,有与小篆融合的。丰富了中山篆书法的内涵,必将对中山篆艺术创作和传承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195幅,中山篆书法和篆刻作品。评委经过初审、复评、终审、评奖4个阶段,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8名。

  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贾雪阳称:“这次大展以实际行动让古典书法‘活起来’。中山篆,这一源自古代中山国的独特书法艺术,以其古朴典雅、雄浑大气的风格,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山国独特文化风貌的缩影,承载着中山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此次大展的举办,无疑是对中山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有力传承与弘扬,也是对书法艺术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

  贾雪阳同时表示:“在欣赏这些精美的书法篆刻作品时,我们不禁为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所折服。他们用心书写,用情创作,将中山篆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中山篆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无限的艺术魅力。”

  石家庄市文联党组书记樊振宇称:“作为关内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众多国家级文化项目和作品都诞生在石家庄,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今,通过进行中山篆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对于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山国文化,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者涌入展厅,迫不急待地欣赏起入展的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很快成为大家围观的焦点。

  “中山篆的字体,很像是跳舞的美女!”来自石家庄平山的檀跃平称:“这次大展的作品质量很高,很多作品很有新意。”

  他指着一幅获一等奖的作品称:“这位作者很有功力,这么一长篇文字写下来很辛苦。我估计要写七八个小时,因为写书法讲究一气呵成,中间休息会儿再写,风格就很难统一。”

  他指着另一幅获一等奖的作品称:“这位作者融入了自己的写法,与中山篆水乳交融,很有特点和创意。”

  来自山东运城的巨广山是一等奖获得者。“真没想到自己能获一等奖!”他说:“我无法抵抗中山篆对我的诱惑和吸引。我认为,不能只关注字形的外在表象,更应该深入探索文化,哲学,历史,美学等书法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并融入到书法创作中来,用点画线条来表现大国气象和中华风度、风骨、风韵,坚定文化自信,反映时代精神。”

  河北美院书法学院教师高光辉说:“我是第一次参加中山篆展览活动,作为篆刻入展作者,我感到很荣幸。中山篆作为书法篆刻中经典的艺术风格,在本次展览中能看到如此多的表现形式,我很感动,也很受触动,学了很多。我往常对中山篆的表现形式,大多停留在形似或更多的在于装饰性表达,缺乏对书法篆刻的精神阐述。本次展览百花齐放,对于千年来中山篆在当代的传承功不可没,我深受启发,争取在现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下,去创作以中山篆为主题的突破性作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2日。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尉战魁 摄)

2024-12-19 让古典书法“活起来”,共赴一场传统美学的文化之旅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89086.html 1 第二届全国中山篆书法篆刻大展开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