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影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堪称描写冬天的经典之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中有雪、有酒、有火炉,营造出冬日夜晚浓浓的温暖气氛。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光。冬日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冬天的夜总是那么漫长,父亲端来一筐花生剥壳,预备做来年的种子;母亲则不紧不慢地纳鞋底,粗粗的麻线穿过鞋底,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我们姐弟三人帮父亲剥了一会儿花生,耐不住寂寞,便拿几根红薯埋进红红的柴灰中。不一会儿,红薯烤熟了,散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
进入冬天,正是吃红薯的好时节。红薯刚从地里收回家,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又经历了霜雪的洗礼,体内的糖分已经充分酝酿,即便生吃,也很可口。红薯吃法多样,最简单的就是烤,直接往炉灶里一扔,不一会儿就会冒出香喷喷的味道,引诱你迫不及待地扒出来。
冬天的早晨,母亲总是早早地起床,为家人煮一锅软糯香甜的红薯粥。她把红薯洗净、去皮、切块,加入清水,大火煮熟,煮得红薯异常甜软,再弄点面糊,一碗软糯香甜的红薯粥就做好了。一碗下肚,浑身暖和,很快就驱散了冬日清晨的寒冷。
除了煮粥,红薯还可以蒸、煮、炸丸子。切成片晒干后煮粥,或是做成粉条,都别有一番风味。母亲最拿手的,是炸红薯丸子,这也是我们最喜欢吃的。但母亲平常不轻易炸丸子,只有过节时才做。炸红薯丸子是个繁琐的过程,母亲需一大早挑出几根又大又周正的红薯,洗干净下锅煮熟。煮熟后放凉,揭掉红薯皮,把红薯肉捣碎,加入面粉和白糖,反复揉搓。揉搓好的红薯面团,轻轻一挤,就从拇指和食指间挤出一个圆圆的丸子,丢进烧得六成热的油锅里。丸子在油锅里翻滚,嗞嗞啦啦地响,需用笊篱或长筷子小心翻动。等到丸子变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刚出锅的红薯丸子酥脆香甜,令人百吃不厌。
宋代诗人陆游在《游近村》一诗中写道:“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不仅是红薯,萝卜、白菜、山药、芋头、辣椒等秋末冬初收获的作物,都有这个特性。只有经历了寒冷的考验,才会更加美味醇正。
小雪时节,天寒地冻,朴实无华的红薯以一种别样的美味填饱我们的肚子,满足我们的味蕾。这多像我们朴素勤劳的父母和乡亲们,他们不畏严寒,不惧风雪,默默地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持,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雪时节红薯香,这是家乡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醇厚绵远,令人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