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砾华
古时候,中国人喜欢用“济”字为桥梁取名字,以“广济”为名的桥遍布大江南北,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南门外南关村的广济桥就是一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名为“广济桥”的古桥有十余座,正定广济桥之外,还有北京海淀区清河南镇的“广济桥”、浙江杭州余杭区塘栖镇的“广济桥”、浙江奉化南渡村的“广济桥”、广东潮州古城东门外的“广济桥”等等。细究起源,“广济”二字来自佛教,有“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所以深得人心,华夏大地留下了许许多多“广济桥”。
“挖”出来的古桥
正定南门外的广济桥,四周里外三层包围着雕刻精美的石栏杆。从远处望去,整座古桥在四周石栏的拱卫下形成一个下沉式广场,石桥下距地面近4米深。栏杆包围区域中间的下方,全石质的广济桥居于正中,贯通南北。整个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身从路基以下舒展开来,长约25米、宽近6米、高约3米,整座桥全由大块的青石垒砌而成。石桥之上,石与石紧紧相抱,桥体中间位置相拥之下形成拱形,并“挤”出三个半圆孔洞。两侧的孔稍小,中间的孔较大,似曾有流水穿过,故孔内之石圆润如玉,孔洞边缘还探出兽首。因时间太过久远,中间桥洞上的兽首已经消失,两侧桥洞的兽首也只是粗略可见。整个桥体表面平坦光滑,桥北侧西面仅剩一两块石桥护栏及石板。但是,无论护栏还是桥面巨石,均平整整洁,看得出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凿刻刀法为三角带纹,具有早期石桥的特征。在近3米深的桥下两侧,还可见古老的木桩痕迹,有一小段木桩凸出地面。
多年前,因为城建施工,古老的广济桥被整体掩埋在公路下方。2001年6月6日,正定县一个施工队在修建南关大街时,在南城门以南的南关村前柏油路下方发现了这座古桥。当时的现场情况是,桥面距路面约30—40厘米,东西宽约6米,南北长约20余米。桥为单伏单券,纵向并列砌法,石质腐蚀较严重。当天下午,正定县文物部门邀请河北省文物专家、古建专家到现场查看,两位专家均认为此桥始建年代应与城墙年代一致,当不晚于明代。当时,因为交通问题,正定县并未将古桥挖出,采取了就地妥善保护的措施。
2014年,正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启了古城风貌恢复工程,工程进行中,施工人员又一次在此挖出了古桥的部分桥体。为了便于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石桥进行研究判断,施工人员先是将公路彻底挖开,展露出基本桥体。正定县相关部门,随后对广济桥展开了保护性挖掘,将深埋在地下的广济桥整体挖掘出来。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后,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修复过程中,为了确保古桥的原汁原味,工作人员除对桥体个别地方进行平整和补正外,基本没有补配任何构件。
承载记忆的古桥
据正定县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这座石桥两边原本是有栏杆的。但是,文物工作者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只找到一小段桥面上的石质栏杆。最终,他们只是将发掘到的栏杆摆放到石桥一侧,作为历史见证,并未按此样本将其他部位的石栏重建。总之,修复广济桥时没有改动一砖一石,也没有增加任何现代技术制作的材质构件,基本保留了古桥旧貌。
2016年9月,历经十个多月的广济桥修复工程终于完工。随后,正定相关部门还在桥外围修建了配套保护设施,组成一个下沉式广场。随着广济桥作为历史遗迹向公众开放,正定古城又多了一道古意浓浓的文化景观。
对于正定古城上点儿年纪的人来说,广济桥曾伴随着他们的童年记忆。那时,桥下还有潺潺流水,水中有游鱼往来翕忽,小伙伴们下学后经常一起相约到桥下捞鱼。关于广济桥的历史,当地流传着很多说法,老一辈的人说桥下曾有渭水流过,称它为“渭水桥”;也有人说它是旧时官府的运粮桥,桥下河道是当年兴建隆兴寺时为运送木梁构造开发的,它的历史比隆兴寺还早;也有人说,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绘有一幅巨型山水壁画——五台山图,“五台山图”将自正定经五台山至太原的数百里山川、城镇、寺院、桥梁、亭台塔阁及人物活动场景尽绘其中。位于壁画右下角的“河北道镇州”部分,就有广济桥的标记。经考证,“五台山图”粉本创作于天福十二年(947年),可见广济桥的历史不会晚于此时。
古桥身世众说纷纭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广济桥究竟初建于何时?目前尚无明确的史料依据。正定现存志书中,年代最早的明万历五年《真定县志》以及清顺治年间的《真定县志》中,均有广济桥的记述。在此后修的县志中,因广济桥年代久远,又被称为旧石桥。清光绪年的《正定县志》中,标有南门外护城河及此河,两河之上皆有桥。由此可知:正定南城门外有两条河及两座桥,两座桥一是南城门护城河桥,另一座就是广济桥。
正定一家档案馆里,存有一组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复印的明清时期与正定有关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一份名为“为勘明正定县属桥座应行动项拆卸重修,恭折奏祈圣鉴”的奏折,上奏时间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五月初八,上奏人为直隶总督琦善。琦善在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对正定县及南关外广济石桥的战略地位,以及该桥的长宽、形状、损坏程度、修缮共需工料银两等都做了具体说明,其中提到“该处桥座共长七丈,中长五丈六尺,宽二丈一尺,两头各长七尺,里宽二丈一尺,外宽二丈六尺”,换算下来,当时该桥总长约为27.97米,宽约为6.99米。根据奏折中“自乾隆五十四年咨部复准动项修理以来,迄今又复四十余载”的表述,说明此桥在乾隆五十四年曾由官方修缮过。从“仰恳圣恩俯准,照估修建”的奏请可见,相隔40余年后官方又做了第二次修缮。由此可知,广济桥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官方修缮有两次。
那么,它到底是不是“运粮桥”呢?这一点,应结合桥下河道来考量。如果此桥真是“运粮桥”,那桥下之河就应该是运粮河了。清顺治年《真定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白雀泉,在斜角头村之南,灌田数十顷,古传泉旧在白雀寺中,故之。”清光绪年的《正定县志》中,也有“白雀泉,在斜角头村之南,灌田数十顷,古传泉在白雀寺中,由县城南关石桥下经木厂村入滹沱。今泉源湮涸,渠犹存”的记载,同时又有“旧石桥,在南关之中,白雀泉下流之桥也,今河淤水断”的记载。斜角头村位于正定城西北距城2公里处,当年白雀泉水由此向南,流经今杨庄村北,向东至南关广济桥下,再流经木厂村入滹沱河。这本是一条小河,其水是用来浇灌两岸六村数十顷农田的,并不承载漕运的功能。况且,河两岸村落间亦有陆路交通,明代时正定护城河已宽三十米余,其河水绕城西、环城南,经南关、至木厂村北东去。所以,“运粮河”“运粮桥”以及“砍光清梁山,累死运粮河”等种种说法,只不过是一些传说而已。
为了弄清“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五台山图’壁画‘河北道镇州’部分有广济桥标记”之说,笔者特意查阅了“五台山图”的影像资料。在这幅巨型壁画的右下角,榜题“河北道镇州”5字竖写,真定(正定)是五代时镇州的治所,图中所绘镇州城是当时较大的城市。从图中看,镇州城四面建有高大的城墙(北面未绘出),城正中为衙署,衙署东南方有一座三层方塔,城西有大悲阁,城南的护城河、滹沱河上建有小木桥。在“河北道镇州”五字的西侧下方,绘有一支人马、驼队从城南小桥上通过,榜书题称“湖南送供使”,应是湖南到五台山朝圣进贡的使团。桥上并无“广济桥”标记,桥旁一所小房子,标有“新荣之店”字样。请教正定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后得知,图中城门外护城河正前方的那条河,并非广济石桥所跨之河。今日正定城墙为明代遗存,“五台山图”绘于后晋天福年间,当时的正定城既没有扩建成明代这么大,南城门也不在现今的位置。
种种传说,为广济桥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如今,处于地平线以下的这座古桥,作为一道“有故事”的文化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游人漫步于石桥之上,赏古观景,聆听或回味与古桥有关的一桩桩传说往事,颇有时空穿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