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明
“就像杨绛所说的,读书好比串门儿,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还能发现作者的小秘密!”昨天上午亮相石家庄图书馆报告厅参加名家阅读漫谈活动时,“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纪青云风趣地说。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石家庄建设北大街小学的学生们,还有一些读者代表。纪青云同大家一起畅聊阅读的乐趣。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多少书可以读,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是通过收音机获得的。从听《三国演义》 到《杨家将》 ,再到《西沙儿女》,我对这些文学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纪青云说,“我当时住在大西北,离大海太远了,没见过大海。对于海浪、金色沙滩产生了无比美好的想象,这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她说大学期间去实习时,专门找老师申请想去一个有海的城市实习,为的就是想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最终,她得偿所愿。
“我的字写得不好看,一度很长时间对书法活动很排斥,其实是自卑作祟。之后读了《云养青山》一书,对书法有了了解。”纪青云称,“其实书法和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要气韵相通,停顿与连接需要更加舒畅。”
“我有时候在单位心烦,就会看《云养青山》这本书,等看了两三个小时后,会豁然开朗,一身轻松!”
随后,纪青云向大家推荐《金蔷薇》这本书,这是一本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散文集。“这本书特别薄,封面设计特别漂亮。虽然这本书是介绍文学创作规律和理论的一本书,但文字写得特别美。”她说,“每次翻开这本书,我都会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到内心平静的感觉。”
《金蔷薇》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
本书第一篇文章《珍贵的尘土》讲述了巴黎清洁工约翰·沙梅为他心爱的姑娘做一朵金蔷薇的故事。沙梅以前是一个士兵,他在战争期间得病,顺便带着团长的女儿苏珊娜回国。沙梅在归途的轮船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为她讲了很多自己过去的故事,其中就包括“金蔷薇”的故事:谁有了金蔷薇,就一定有福。
很快旅途就结束了,沙梅把小姑娘交给了她的姑母。多年后的一天,他与已经是大姑娘的苏珊娜重逢了,后者却刚被情人抛弃了。沙梅决定为苏珊娜打造一朵金蔷薇。他收集首饰作坊的尘土,把这种尘土里的一些金屑筛出来,并做了一朵金蔷薇,但后来他再也没见到过苏珊娜。
“第一次读完这个故事,内心是悲伤的。不过我想,任何伟大的作品或是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打造金蔷薇一样,是需要在尘埃中积累出来的,在生活中不断提炼出来的。”
纪青云称:“我在参加工作十年左右时,就觉得自己播音遇到了瓶颈,很难提升。就是那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
“前不久我看到了著名演员宋佳分享的一段视频。她说,对于一位演员,长得是不是漂亮并不重要,有时候漂亮还是一种障碍!”纪青云称,“我特别认同这一点。真正的老戏骨,就要做到演谁像谁,而对于我们播音来说,就是播谁就要像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不断读书!”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