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花溪·中秋特辑

望月怀远

2024年09月14日

  □郭军峰

  

  秋高气爽,佳节又至。

  最喜欢中秋节的月亮,皎洁明亮,就像一块纯净透亮的白玉挂在天际。遥望明月,人的心灵被净化得一尘不染,心中所剩只有无边无际的怀想和悠长的思念。

  小时候,不理解中秋的内涵,只因放假而开心雀跃。中秋一到,亲朋好友相聚,吃月饼、赏月、拉家常……仿佛那时中秋月圆必是一件水到渠成、毫无悬念的事。那时的亲朋好友必在每年中秋相聚,一切都习以为常,而月饼也并非我所最爱,我亦不懂欣赏月亮之美。

  变化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开始的,每每中秋,家太远,亲友皆不在身边,甚至月饼也没有买,我心里或多或少有点空落落的,只能遥望月亮,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仿佛一下子就理解了古代诗人的中秋之作。

  遥想,宋代的那个中秋,子瞻欢饮达旦,但他并没有满意地睡去。他望着天上的圆月不断遐想。他与青天对饮,趁着酒劲,思想潇洒地遨游一番。渐渐地,酒稍醒,一个人的身影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他的弟弟子由,更是他的知己子由。他们已经七年未见了,在那一刻,他想念子由了。于是,他把思念之情付诸笔墨,写下了“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这样手足情深的诗词。

  可是这想念,为何偏在这月圆之夜生出?大抵根源就在于这个“圆”字。“圆”意味着圆满,“圆”意味着团圆。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是古人的美好期许。秋天,人们有空儿团圆,粮食已经收获,物产丰富,也有食物供欢聚时享用,而八月十五的月亮看上去最圆。天时、人和、景佳,都在为团圆提供着条件。可是子瞻却见不到他的兄弟子由,“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因此,他埋怨这天上月为什么在人分别之时圆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这样写道。有情人怨恨漫漫长夜,整夜相思无法入眠的原因是海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各地此时看到的是同样月圆的景象。古代交通不便,分别之后再见实属不易。于是,分隔两地的人,就通过月亮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不能相见、不能传话的人们,心灵可以互通,人的情感也得以表达出来。因此,月亮不只是月亮,更是心灵的寄托。

  所以,子瞻最后想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他和子由都各自安好,那便能在每一个月夜心灵互通。

  但并不是只有古人才会望月怀远。现在的我们明白因所处地点、天气的不同,不一定能与遥远的亲友同时看见月亮。但是对着月亮表达思念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季羡林看过了世界多地的月亮,尽管都美不胜收,但是他却并没有沉沦在他乡之月里,而是由他乡月想起了故乡月。可是季羡林怀念的不仅仅是故乡的月亮,他更怀念故乡景、故乡事、故乡人。贾平凹望着月亮想起了小时候和亲友寻找月迹的故事。他想起的不仅有当时的故事,还有当时的人和当时的情。

  望月怀远,也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工作之后,与家人分别的日子越来越多,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我才明白儿时与姐姐们围坐在长辈身边,一边吃着月饼和各种水果,一边听长辈讲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还有飘荡在小院上空的笑声,是多么的可贵。这些回忆早已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面,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细细品味,常常给我以暖暖的力量!

  这个中秋,我虽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我能与万家共享这“月圆”,这盛世平安灯火。或许这才是最好的中秋节吧!抬头望月,脑海中浮现的仍然是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4-09-14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78860.html 1 望月怀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