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化·讲堂

人间至味淡于诗

2024年07月11日

  高昌,男,1967年生于河北辛集,1985年毕业于河北无极师范,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作家班。现任《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著有《我爱写诗词》《高昌诗词选》《祝福所有的孩子》等。

  □高昌

  

  “俗白”和“典雅”

  

  读魏新河先生《还斋琐忆》,我注意到一则启功先生与孔凡章先生的轶事。启功先生为孔凡章先生《回舟续集》题诗,诗中有“和韵余痴剩打油”一句。孔凡章先生“是主张正宗典雅诗风的”,在给启功先生回信中“言辞激厉地对俗白一体大加贬斥”,且附有一首类似观点的论诗之作。这样就与“一贯是写打油体的”启功先生产生了误会。经过沟通,误会解除了。“而前辈高怀雅量,谦以待人,直言不讳之风,足为吾侪树立楷模”。二位老先生风格不同而各美其美,各臻其妙,此处不多谈。我想就“俗白”和“典雅”的俗雅之分多说两句话。

  “俗白”和“典雅”分据两端,却也不是截然分开。孔凡章先生写过“星非昨夜人何在花有他生我不如”,何其典雅;但也有“隔房二老浑无事,只觉浑身肉欲麻”之类俏皮之词。

  启功先生写过清浅可爱的“心放不开难以铁,泪收能尽定成河”,但也有“故苑人稀红寂寞,平芜春晚绿凄迷”之类清雅之什。“俗白”和“典雅”各有特点,把握不好才令人生厌。

  如果仅是在几本古书中打转转,原创乏力,套路明显,构思雷同,创意稀少,内涵不足,同质化严重,精神硬度疲软……这种所谓的“雅”又美在何处?如果仅仅是炫丑卖乖成癖,格局促狭,眼界偏狭,以丑、闹、邪为喜感,以泼、浪、贱为特色,以文字中抖个小机灵、玩个小把戏为能事……这种缺少大情怀和大格调的所谓“俗”又何其难堪!正如《文心雕龙·体性》所言:“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人各各异,诗各各异,不必硬性划为清一色。其中俗固然接地气,但不能犯贱。雅固然有品位,但不能泛酸。

  

  拒绝恶意评论

  

  网上有一种“嗷嗷叫派”的诗词评论风格。谁被盯上,有人就集中火力挖苦谁、讽刺谁甚至妖魔化谁。至于观点是否说错了,枪口是否打歪了,则一概“不关我事”。这种“嗷嗷叫”的诗词评论背后有个人意气的语言暴力,有商业炒作的影子,有哗众取宠的因素,有耐不得寂寞的小算盘,而缺少的则正是善意、理性和客观。善意,体现的是批评的品格;理性,体现的是批评的修养;客观,体现的是批评的立场。批评者如果忘掉了这六个字就有可能沦为泼皮牛二或者卖瓜王婆。

  清人赵翼曾言:“矮人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论短长。”只要手中有了红包,嘴里就拼命地“褒”;只要心中有了戾气,脚下就使劲儿地踹——如此“批评文字”,近年来在某些媒体、网络论坛和自媒体上仍在撒着泼儿抖机灵,匿着名儿吐脏水,招摇过市,不断发飙。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当代诗词的议论,近年在各种报刊、网络和自媒体上确实越来越多了起来。这也侧面呈现了中华诗词事业的社会影响度和读者关注度。这些评论中有赞赏和鼓励,但更有尖锐的批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众声喧哗”。这一方面由于诗词创作的繁荣发展和诗词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读者的阅读视野扩大了,对当代诗词的美学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当代诗词自身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批评者有发言的权利,被批评者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批评文字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正是批评家自己的品格、修养和立场。一位负责任的、有活力的诗词批评家,理应是一个思想者,也必拥有一颗“思想着”的大脑。“思想着”是一种沉静的理性状态,并不是高分贝的“嗷嗷叫”。

  

  诗重“活”法 贵在创新

  

  沈鹏先生讲授书法,专列一节讲《“活”法》。他比较了儿童画和儿童书法的教学之后说:“不少(不是全部,也不一定许多)儿童画还保留着天真的童趣,可是绝大多数儿童书法都是‘小大人’的面孔。教学者只知授人以‘死’法,而不懂得‘活’法。‘活’法才是真正从实践中得来并启发实践的,‘死’法,脱离实际却貌似艰深,可能连教学者本人也不见得能弄懂。”沈先生强调“原创性”,力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这对当下的诗词写作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为什么用“生”字,却不用“升”字?“升”字是惯性思维、寻常手段,合于“法”而淡于味,这就是“死”法;“生”字则摇曳多姿、神采飞扬,赋予了大海、明月一种非同凡俗的鲜活和生动,是诗家眼光、诗性思维,异于“法”而浓于趣,这就是“活”法。“生”字更具有“海”与“明月”为一体的感觉,接下句更妙。需要注意的是“生”字反常而合道,是真实的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感,并未脱离特定的生活情景和感情场域,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先生问他的学生:“你们跟我学画虾这么久了,你们知道虾应该在第几节开始打弯吗?”见没有人回答,他说道:“应该在第三节开始打弯。”齐先生这里所讲,就是艺术创造的生活根基。倘若脱离了真实的体验和观察,任何艺术的所谓“活”法也只能归于臆想和臆造,同样等同“死”法。

  有位名叫姜二嫚的七岁女孩写过一首名叫《灯》的诗:“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这首诗中的“烫”字很朴素,但用在这里就非常惊艳。小作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美学发现,语言虽质朴,笔锋却犀利。这个”烫“字是俗字俗语,却又空灵玄妙,生趣十足,也可视作运用“活”法的一个成功例证。

  诗重“活”法,贵天趣。杨金亭老师曾经把四平八稳、味同嚼蜡的诗词作品称作“格律溜”。那些没有“活”法的“格律溜”,就如同面黄肌瘦、苍白贫血的蜡像。尽管经过了精心打扮,却也终究比不上活蹦乱跳的、哪怕有缺陷的真实生命。

  盼望诗词界能够形成反对因袭、追求原创的一种艺术氛围。正如沈鹏先生所言:“原创意味着个性,意味着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提出个性化的要求,而且必须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否则,艺术的本质就失去了。”

2024-07-11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71816.html 1 人间至味淡于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