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霞
小好和我是高中同学,她上初中时是学霸,高中入学时成绩在我们班排名第三,要是她一直保持这个成绩,高考肯定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小好高一学习成绩还行,高二分科后,她成绩开始下滑,由前几名落到了中游。这个成绩,考一所好一点的公办专科学校是没问题的,但这年高考,她的成绩只过了委培专科的录取分数线。我们都替她感到意外和惋惜,她却乐呵呵地说:“多低的成绩也是我凭实力考出来的,坦然接受就是了,再说高中三年我也尽力了,考完就是胜利。”
我们班考上委培生的人不少,有的选择复读,有的选择交钱上大学。那时没有电话,小好也不出来玩,我也不知道她的打算。某天,我去小好家找她,她正在家里踩缝纫机加工衣服,她妈妈见我去了,又开始吐槽小好的高考成绩,抱怨她高中不好好学习,她和她爸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干活赚钱,自己舍不得吃喝,也让她吃好的喝好的,谁知道高考考这么点分数。
小好悄悄和我说:“从高考成绩出来,我妈就骂我,我都听习惯了。我妈只读了两年书,就被外婆喊回家照看弟妹,没读书是她的一块心病,她对我期待太高了,希望我金榜题名,将来有个好前途,她也在亲朋面前有面子。我这个成绩,让她失望,她骂我几句心里若能舒服点儿,就让她骂吧,总比她心里难过,还要强颜欢笑顾及我的感受好。”
我这年高考考得也不好,爸妈虽然没说我,但我很少出门,怕别人问起我的成绩,遭遇嘲笑。我以为小好躲家里不出门也是如我一样的心态,她却说:“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呢,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们爱说啥说啥,我瞧得起自己就行。我不出门,是因为我忙着踩缝纫机赚钱,没时间出去玩。”小好妈妈平时在家给服装批发商加工衣服,小好初中时就学会了踩缝纫机,高考结束第二天她就开始和她妈妈一起干活了。
小好告诉我,她不打算复读也不想上花钱上大学,她家去年刚盖了新房,家底被掏空了,她若交钱上大学,就得借钱,她不想让父母欠债。她加工衣服赚点钱后,找家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将来自己开个小店。
小好妈妈知道她这个想法后,又骂了她好几天,她爸妈借钱也愿意让她上大学,毕竟那时,户口能农转非,日后不必靠务农为生,是每个农民父母对子女最朴素的愿望。但任凭小好妈妈如何晓之以骂动之以骂,小好就是认定了社会这所大学。
小好手脚麻利,缝纫活儿干得漂亮,好几位自产自销的服装批发商都相中了她的活儿,宁可给高价,衣服也让她给加工。三个月后,小好攒够了学费,去职业学校裁剪班报名了。
我们放寒假时,小好的服装店在家里开业了,她说在家先练练手,等赚到钱了,再租店铺。次年,我放暑假时,小好攒够了房租,在镇上租了房子,等我们参加工作时,小好已经将服装店开到了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上了。
小好的服装店是小城制衣界的品牌老字号,她丈夫去世后,她自己一个人靠手艺将女儿抚养长大,买了房买了车,每周都跟着驴友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很惬意。
问小好,若是事业不成功,她后悔当年没读大学吗?她说:“高考那年,我18岁了,一个成年人自己做的决定,落棋无悔。”
隔着三十年的光阴,再谈当年的那场高考,才发现高考这场特殊的“成人礼”,其实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和解,奋斗过就足够骄傲。高考成绩不理想,家人和他人的理解与安慰只是锦上添花,自己坦然接受,不内耗,不他耗,相信自己未来可期,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一个自己有主见,能自我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无论走什么样的路,都能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