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学骏 苑晨清
河北省古为燕赵之地,远古时期的文化遗存有200万年前的泥河湾遗址、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平山县沕沕水两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还有伏羲与女娲从甘肃天水东移后的繁衍生息处新乐市伏羲台和南部涉县中皇山娲皇宫,有炎、黄二帝大战和他们大战蚩尤的涿鹿黄帝城遗址等,在燕南赵北之间有古中山国遗址。这些都证明河北一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端午节活动,在元、明、清各代的州府县志上多有记载,足以证明那时就已经是重要的节日民俗。
在河北,端午节被称作五月单五。在上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笔者在冀中地区的藁城、晋州、正定等县市考察时发现,端午节前,农村的人们普遍要买苇叶、红枣、江米或黄米包粽子。就藁城区的民间故事村——耿村来说,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左右时间,人们就在集市上买、卖包粽子的粮米和苇叶,有时还会出现专门卖粽子的摊位,街头支锅,锅里煮着现包的粽子,让买主现场吃上热粽子。当时的大故事家王连锁就告诉笔者:五月单五包粽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至今家家户户普遍都包,孩子多的人家就更甭说了,他们包得早,也包得多,有的人家甚至包两次或三次,孩子们一早上学就吃粽子,既填饱了肚子,又节省了做饭的时间。后来笔者又发现,在石家庄、正定的街头,端午节前一个月就有粽子上市了。笔者还曾多次参加电视台和商场举办的群众包粽子比赛,为他们当评委,也向他们学到了一些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知识。
群众自觉包粽子固然有饮食习俗的原因,也有能充饥果腹的实用意义。而节日期间在水域中进行划船比赛,则也是没有任何号召的自觉行动。有一年端午节,笔者和几位学者被邢台沙河市秦王湖景区邀去,参加他们举办的第二届秦王湖祭祀战国大诗人屈原的仪式,观看了他们组织的划船比赛,也品尝了他们用黄米做的粽子,深有感触——虽然北方河流普遍干涸,水面较少,参加者划船的技术也很差,但各比赛队伍却很认真,最后还决出了名次,颁了奖,可见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张扬。
通过以上事例说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先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是端午精神和端午习俗的自觉传承者和创新者。
由于各级政府的提倡、引领和资助,河北城乡端午节已经改变过去只是吃粽子的状况,各种优良古俗正在逐渐恢复。比如端午节插艾,很多活动中都把艾草摆上会议桌,并把艾草、菖蒲等当作赠品发给广大观众。在一些小区的花圃中,也种植了艾草和包粽子用的马兰草。
政府提倡,民间协作,也本是一种古风。早在唐玄宗时,由于玄宗出生于端午当日,端午节便被朝廷定为千秋节,朝野大庆,共祭爱国诗人屈原便形成了潮流。
本来端午节是多主题的民俗活动,在南方吴越地区主要是敬祀伍子胥、越王勾践和东汉孝女曹娥,在湘鄂赣一带主要是祭祀屈原。在燕赵大地,则有包粽子是明朝海瑞祭母的传说。大意是这样的——海瑞的父亲乘船到山中采金刚石或游玩,一时上心忘记了船走的时间,便被人瞎子掳到山洞中养起来,后结成夫妻生下海瑞。一天,海瑞母亲去采野果,他父亲抱着他在洞外玩耍,忽然看见一条船划来,知道这是脱离野人生活的机会,便抱着儿子跳上船离开了。海瑞母亲回来望见船走,而且看到父子俩在船上,便大呼小叫,但知道丈夫不会回来了,夫妻已经到头,就投江自尽了。待海瑞长大中了进士回乡拜祖时,其父才告诉他,其母是人瞎子,五月初五跳河而死,又让他包了粽子到河边祭奠母亲。后来人们便纷纷效仿,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这个故事与祭祀曹娥和山西流传的明代常遇春祭母的故事都是孝道主题。而今天,河北端午节活动的主题把祭祀屈原、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作第一主旨,兼及卫生保健和节日旅游活动。这是秉承了唐宋以来的古风,也是秉承了吴越时期伍子胥等人的爱国情怀,与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今天燕赵大地上的端午节风俗,是一方面传承着古风古俗,另一方面又自然而然地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发生新的嬗变。自驾车出游、诗文大赛、歌舞大赛等活动形式,都是进行创新行动的结果。仔细分析,还应当有饮食习俗、交通习俗、游乐习俗等多个侧面内容。从饮食上说,不但河北城乡还在包粽子吃粽子,而且大小饭店的端午节食品也丰富了起来,餐桌上都会有包扎精巧的各种味道的粽子。古代端午节是文人歌咏的好时机,现今各县(市、区)都有文联、作协,赛诗会、诗文大赛和朗诵会都已经很普遍,歌曲演唱活动也比古代兴旺得多,网上的诗文、节日贺词更是比比皆是。
自古以来,节日活动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燕赵大地的端午节习俗,有自己独具的特点。笔者以为,在新的时代,端午节习俗既要传承发扬,更要不断创新,从形式到内容,都要不断让人们品味新鲜感。当然,万变不离其宗,端午节应有的爱国、行孝、保健和游乐等内涵,也在不同程度上被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