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花溪·城市笔记

剪不断的情缘

2024年05月24日

  □高慧琳

  

  回想起来,我家订阅报纸的历史已长达数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全家住在胡同的小院里,门口赫然挂着一个木质报箱,那是爷爷自己做的,上面还有他用毛笔书写的“报箱”二字。爷爷是一名中医大夫,一生救死扶伤。他一生坚持阅读与学习,更写得一手好字。

  那时候,我们家订阅的是《石家庄日报》。后来,由于旧城改造,在原地建起了住宅楼。这期间,爷爷去世,我们辗转搬家。待终于回迁稳定下来,父亲订阅了《燕赵晚报》,自此开启了全家人与《燕赵晚报》长达20多年的情缘。《燕赵晚报》就像一位忠诚而又沉默的朋友,一言不发,却已道尽万语千言。

  每天早上,《燕赵晚报》便被投递员送到家门口了。沉甸甸的一份报纸,内容包罗万象,有新闻,有时事,有生活……父亲每天除了上班,还有一大嗜好就是收集报纸,将那些他认为有用的内容裁剪下来,多年积攒下来,早已成厚厚的一摞。甚至在他13年前突发重病之后,动作受限,还依然坚持着阅读和剪贴报纸的习惯。我的儿子,出生以后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由姥姥、姥爷一手带大。受姥爷的影响,他从认字开始便阅读报纸。而我由于工作繁忙,少有闲暇去专心“读报”,为此,只有几岁大的儿子还曾煞有介事地“教育”过我:“姥爷说你不读报纸,不看新闻!”

  我与《燕赵晚报》真正结缘,是在1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不经意间翻阅报纸,忽然看到了文艺副刊的征稿启事,大致内容就是征集千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温馨、感人,有生活气息。那一刻,我埋藏心底多年的文学梦想仿佛瞬间被唤醒,心中暗想:这不就是为我准备的嘛!2012年2月,在《燕赵晚报》副刊上,我终于正式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散文《慈母心》。至今依然记得,在文章发表的前一天,正在紧张工作的我,接到了编辑老师的电话。电话中,编辑老师说阅读了我的文章,非常感动。编辑老师的电话,无疑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与信心,使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一直坚持至今。也是从那天开始,父亲对于《燕赵晚报》的关注多了一项:报纸上是否又刊发了女儿的文章。

  为了重病的父亲能有一个阅读的平台,也因为我陆续不断在《燕赵晚报》上发表文章,母亲坚持订阅《燕赵晚报》,一直到前年年初,父亲病理性脑萎缩,瘫痪在床,再也无法阅读。

  去年初冬,我的父亲,在与疾病顽强抗争了近13年之后,于沉睡中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前段时间,儿子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姥爷剪下的报纸,看日期是10多年前的。再次阅读,泪水瞬间涌出。儿子忽然跟我说:“妈妈,《燕赵晚报》咱们继续订,行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行啊!”

  

  (作者:石家庄市裕华区居民)

2024-05-24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66375.html 1 剪不断的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