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如
在我国古语中,母亲的生日称“萱辰”,母亲的居室叫“萱堂”。这里的“萱”,即萱草。
萱草的花形类似百合,花色以黄、橙为主,花朵秀而不艳、清而不寒,其叶却如兰草般细长飘逸,柔中带骨。“花初发如黄鹄嘴,开则六出。时有春花、夏花、秋花、冬花四季”。萱草花的开放时间很短暂,但胜在植株上花苞众多,可日复一日地开。
萱草在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意思是惦念出征丈夫的女子,因相思成疾,想在北堂种植让她忘记忧愁的草。诗中的“谖草”即萱草,古人认为此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所以称它为忘忧草。
从“看萱思夫”转变为“种萱孝母”,始于唐朝初年。据说当时有个孝子,常年征战在外,其母因思念儿子,终日郁郁寡欢致病,大夫建议孝子用具有明目安神功效的萱草煎汤,母亲饮用后,疗效颇佳。于是,孝子便为他的母亲广植萱草。后来,人们要远行,通常就会在“北堂”(母亲居住的房屋,通常在北面)种植萱草,一为防病,同时也希望母亲忘却烦恼,减少思念。
有学者认为,脍炙人口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寸草”就是指萱草。作者孟郊的本意是否如此,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另一首同样著名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却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远行子女的思念,以及盼望孩子平安早归的心情。这首诗开创了文学史上将萱草与母亲紧密联系的先河。
元朝诗人王冕在《今朝》中写道:“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他种萱草以祝寿,而宋代的刘应时作《萱花》诗时却肝肠寸断。萱花烂漫,诗人则深陷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之中:“碧玉长簪出短篱,枝头腥血耐炎晖。北堂花在亲何在,几对薰风泪湿衣。”长簪似的萱草花柄探出矮小的篱笆,花朵在阳光下尽情绽放,而养育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当年她经常在夏风中,倚门流泪盼我归……
萱草还受到历代书画名家的喜爱,一直是绘画中长盛不衰的题材。历代吟诵萱草的诗词多达300余首,有很多都是题跋诗(在书画作品下方所写的诗)。
明代沈周曾画《怀萱图》,送给好友王鏊,以解思母之忧。名画《思萱图卷》也出自沈周之手,他为此题跋:“念母常看母种萱,只疑遗爱有归魂。”沈周酷爱画萱草,实则以萱草寄情,因为萱草是沈母钟爱之物。沈周曾在诗中解释:“我母爱萱草,堂前千本花。赠人推此意,磨墨点春华。”
萱草是一种坚韧之花,苏东坡有诗赞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它于辽阔的中华大地,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在贫瘠的土地上随遇而安,像极了女子为母则刚的品质。同时,萱草不与百花争艳,悄然开放,消除世间忧愁,恰似母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生。
绽放在古诗词中的萱草花,承载了孝亲、感恩等文化内涵,既是北堂前的花开忘忧,更是子女对母亲的深深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