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悦读·档案

古人赏花雅趣

2024年03月28日

  

  □王玉美

  

  春天,是赏花的季节。从古至今,赏花都是一件美事,不仅现代人喜欢赏花,对美的欣赏,古今皆同。在古人眼里,赏花是一项浪漫而美好的活动,别有风雅之趣。

  吴越王钱镠在给夫人的信中深情呼唤:“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其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或者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有人说,其妙就妙在“缓缓”二字,体现出“闲适的赏花之旅”。而古代关于赏花的诗句更是层出不穷,刘禹锡在《玄都观桃花》中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欧阳修在《玉楼春》中则说:“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唐人杨巨源在《城东早春》中更是写出了当年赏花的盛况:“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可见自古以来,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喜欢赏花,赏花已然成了习惯。赏花风俗盛行,古代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节日“花朝节”,相传是百花的生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女孩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叫做“赏红”。

  五代时王仁裕所撰笔记小说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时京城长安,每逢春天,仕女即联袂郊游踏青,遇到好花,就在花前铺席,围坐一圈,并解下身上的红裙递相垂挂,权当作野宴的帷幄。这种乐趣,带有童趣。可见,古人郊游时,是多么自由放松!书中还记载了一件赏花时的趣闻逸事。唐代学士许慎选,每年春日,都要在花园里摆设露天宴席,邀请亲戚朋友观赏花景。许慎选是个放荡不羁的人,每次赏花设宴,他都不设坐具。有人问他,你设宴赏花,为何不设坐具。他笑着说:“我有天然花茵,何必再设坐具!”原来,他让仆人收集花园里掉落的花瓣,铺于地上,让客人坐于花瓣之上。这种赏花玩耍,就像京城长安仕女郊游踏青赏花时“铺席藉草,围坐一圈”一样,极为风雅有趣。只不过,许慎选铺的是“花茵”,不是席子。

  梨花清丽脱俗,洁白如雪,极具观赏性。当梨花盛开之时,古人喜爱在花阴下欢聚小坐,赏花饮酒,吟诗作对。北宋时的史学家王皞编过一本《唐余录》,里面就记载了唐朝人赏梨花的讲究:“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后来,这种在梨花树下举行的活动被人们称为“洗妆酒”,是文人的春日雅事,也是雅趣。在唐朝,当梨花盛开的时候,结伴去赏梨花是一种特别流行的风俗。唐朝诗人韩愈被贬岭南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刘师命来看望他,他便邀请刘师命一起去为梨花洗妆:“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闻梨花发赠刘师命》)“为梨花洗妆”的风俗在后世也有延续,春日里的连绵阴雨也阻挡不了人们为梨花洗妆的热情,元代诗人王恽在某个清明后的下雨天,便和自己的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到了梨花树下喝酒:“风檐数点催妆雨,办与梨花作好春。”

  但是古代文人墨客春游,除了附庸风雅外,也会遇到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难题。因为古代不像现在,小镇或村庄都有饭馆、农家乐,所以在春游赏花时,吃喝常常成为一大难题。为了赏花而又不饿肚子,有些文人春游时,还特地带上“家伙”,解决吃喝问题。清朝的沈复在其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古时春游赏花,大都是文人雅士的癖好,而文人雅士很要面子,提着锅碗瓢盆去踏青赏花,既麻烦又有失斯文。于是,苏州的文人们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他们请了一个卖馄饨的跟随他们一同春游,那时苏州城里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馄饨的。挑着担子卖馄饨,一般都是用炊具现煮现卖。这种带着酒菜、炊具去踏青赏花的做法,既解决了生活难题,又别有一番野炊之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但爱花,而且还衍生出了赏花文化。可见,古人赏花比现代人风雅多了,尤其是文人墨客,赏花还具有极强的仪式感,讲究通过观色、闻香、赏姿等体会花中神韵,达到全身心的审美享受。

2024-03-28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60279.html 1 古人赏花雅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