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看天下·热评

“盲盒社交”别成盲目社交

2024年03月05日

  □李英锋

  

  “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种名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参与者介绍,“盲盒社交”的参与者彼此均为陌生人,活动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参与者表示在此类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组织者坦言参与活动时遇到过有人不礼貌的行为。如同盲盒一样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此类社交的特点。(3月3日《北京青年报》)

  盲盒社交是盲盒营销的情感拓展版,能以其不确定性带给人们社交的新鲜感和惊喜感,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选择,有助于人们拓宽社交渠道,提升社交效率,减轻熟人社交的压力。正常情况下,盲盒社交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人们的社交体验。对于初到一地或朋友较少的人而言,盲盒社交给参与者带来的帮助更为明显。

  但盲盒社交也暗藏着不确定性的风险和隐患。与熟人社交不同的是,参与盲盒社交的人一开始都蒙着“盖头”,相互了解程度非常有限,而有些人可能有劣迹,可能动机不纯、心怀鬼胎,甚至可能有性骚扰、诈骗等违法犯罪意图。比如,据经常组织盲盒社交的网友王雪人反映,一名男子参加盲盒社交聚会“喝多”后,就骚扰现场的女孩子。这样的例子应该不是孤例。显然,盲盒社交交来的不一定都是益友,也可能是损友;带来的不一定都是惊喜,也可能是惊吓;“开”出来不一定都是快乐,也可能是麻烦、痛苦或伤害。

  所以,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不能把盲盒社交当成盲目社交、冲动社交,而是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和理性。尤其是组织者,更应该承担更多的注意责任和安全管理责任。《民法典》明确: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盲盒社交模式下的多人捉迷藏、扔飞盘、玩游戏、聚会等活动都具有群众性活动的属性,活动组织者应该对参与者的身份、健康状况以及场地、设施等提前进行了解、核实,制定安全保障预案,完善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设施,拉出活动的负面清单,告知参与者相关活动的内容、风险、注意事项等,并可引导参与者对遵守活动规则、恪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底线、尊重其他参与者的权益等做出承诺。如在活动中出现危险情形、意外伤害情形或违法侵权情形,应立即采取停止活动、劝诫、警示、照顾可能出现危险的参与者、送医、报警、引导受害人维权、将违法侵权的参与者拉黑等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处置。

  盲盒社交活动的参与者应承担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在参加相关活动之前尽量多做做“功课”,对相关活动信息多关注、研判,对活动组织者及活动内容多了解,多听听其他网友尤其是有经验的“老人”的意见;如其他朋友也有兴趣,可与朋友结伴参加盲盒社交活动;如果经过了解或评估,认为相关活动的风险系数较高,尽量不参加。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受到了冒犯,或者有权益受到侵害的危险,就应该退出,在留存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及时向活动的组织者反映,或者通过报警等方式求助、维权。

  当然,盲盒社交是一种新生事物,有其发展的规律,也有其积极意义。社会对盲盒社交不能因噎废食,还是应该秉持建设性思维多观察,给予适度的宽容,给予一定的生存空间。相信,只要各方能够多一分理性,多做规范性、安全性考量,多付出一份责任,就能把盲盒社交导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就能让盲盒社交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2024-03-05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57537.html 1 “盲盒社交”别成盲目社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