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悦读·品书

故乡精神的诗意宣示

2024年02月25日

  □魏锋

  

  范墩子的散文集《也傍桑阴书华年》是一部出自心灵自觉的作品,创作题材几乎都取材于行走故乡的所见所闻,文字灵性生动、立体饱满,更重要的是作者试图在寻求更高的精神家园,作品本质向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力量,这是一部故乡精神、抑或心灵深处的诗意宣示,见性见情的力作。据我个人了解,范墩子常年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踏察,他其实是在吸收土地的养分。因而,在这部散文集里,他用更为诗性而又充满灵气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别样的渭北,一个有着生命感的故乡。

  范墩子的散文朴素有灵气,一些隐喻手法、声东击西的书写,特别是他的精神感悟和直接能产生共鸣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亲切。他在后记里直言:“我是这块土地上的一株野草,我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我在风中听到的故乡捎来的悄悄话。将耳朵贴在地上,就能听见土地的心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范墩子的写作就是贴着故乡的大地在写的,他的语言、叙述和文字的气息,都透露着渭北的诗性和苍凉。

  勃兰克斯曾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范墩子在散文创作中,坚守自己的精神操守。《童年拾忆》这组散文,让人生出许多感慨,树杈上的少年、马蹄石、撵野兔、捕知了、挖药记、掏鸟蛋、滚铁环、贺年卡、跳山羊等,让我们触摸到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沟野札记》这组散文,写出了乡村浓郁的人情味和温暖感,读着很舒服,读后回味无穷,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相当大。

  情感和思想是作家自身的一种判断。愚认为,一个人的写作和他的生活以及生活态度密切相关,真诚地面对生活和真诚地写作相互一致。从大环境来说,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故乡只是脑海中影像,进城打工的人,进城上学的人,都几乎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目前,市场上许多关于乡愁、怀旧的图书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范墩子曾说:我的写作是从故乡开始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从行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经常孤身一人,在故乡渭北的大山行走、感悟和记录,创作也是自然的记录。譬如,范墩子《寻迹游历》这组散文,能通过文字感受到他更加自由的创作心态,借助渭北故乡的山,以个人的方式体验处于新时代人们内心的情感,既是性情的因果,亦是表达与探索的因果,让散文充满了真善美和鲜活的生命力。

  只有离生活最近的散文,才能离心灵最近。离心灵最近的作品,才会受到读者的真心喜爱。

2024-02-25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56499.html 1 故乡精神的诗意宣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