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悦读·档案

草木萧疏寒露到

2023年10月08日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矫友田

  

  秋风起,秋意浓。伴随着纷飞的落叶,又一个节气来临了,那就是寒露。这一时节,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

  寒露之后,天气将正式转凉,夏日曾有的繁华不再。旧时,我国民间的很多地区,在寒露这天有“收夏”的习俗。

  所谓“收夏”,也就是把夏天穿的、用的都收起来,开始准备冷时穿的衣裳。过去,由于生活条件有限,人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讲究养生保健。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会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探寻到一些淳朴的养生观念。这从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能够看出,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这些谚语都在提醒人们,寒露之后不要再穿单衫、凉鞋了,以免身体受凉,埋下病灶。

  在古代,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寒露“收夏”的习俗都相对重视。针对此俗,社会上还产生了“授衣”的习俗。所谓“授衣”,就是准备冬天的衣服。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诗经》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农历九月来临的时候,快要到冬天了,于是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之用。

  每到寒露时节,帝王要馈赠大臣们过冬的衣物;而在民间,小辈也要敬奉长辈棉衣、棉鞋等。到了明清时期,有些地区在寒露这天,长辈则要送孩童袜子,以祈求他们健康成长。因寒露授衣的习俗是在农历九月,因而在古代,农历九月又称为“授衣月”。

  “秋风响,蟹脚痒。”在寒露时节,我国民间一些地区有吃螃蟹的习俗。古人诗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食蟹,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对此,我国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江河湖泊里生长着一种双螯八足的凶恶甲虫。它们不仅偷吃稻谷,还经常用双螯伤人,故被称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了工程的进度。于是,巴解想出一个办法,在城边掘了一条围沟,并灌入沸水。“夹人虫”爬过来之后,纷纷跌入沟里烫死了。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散发着一缕缕鲜美的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其香更浓。他大胆咬了一口,谁知味道竟无比鲜美。从此,令人生畏的“夹人虫”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现在,螃蟹的品种非常多。螃蟹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有清蒸、有醉制、有爆炒,也有将蟹肉、蟹黄拆下做主料或配料的,较为著名的有蟹黄糕、蟹黄包、芙蓉蟹斗、蟹粉狮子头等,令人大快朵颐。

  过去,每到寒露时节,有些地区家家户户都要买来螃蟹蒸着吃。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一边品尝着蟹之美味,一边谈笑风生,窗外落叶所带来的丝丝凄凉之感,瞬间便被温馨的气氛给驱散了……

2023-10-08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41734.html 1 草木萧疏寒露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