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售价3000元左右的某品牌面霜,用完后空瓶能卖300元左右。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买卖高档护肤品空瓶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记者询问买家购买空瓶有何用途,大部分会回答说收藏,摆在家好看。然而,记者了解到收藏可能是假,真实目的或是造假。(6月28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记者以多款高档护肤品“空瓶”为关键词,在二手商品平台上搜索,发现相关买卖帖文很多,而且回收价格不菲。同样引人注意的是,一些高档护肤品在一些二手平台的卖家手里,售价却一落千丈,例如,某品牌一款50毫升的面霜,正常价格3000元左右,而在一些电商小店里,同样的面霜售价仅为1000元左右,最低的甚至只要200元。
空瓶售卖成生意,其背后还是为了利益。瓶子是辨别化妆品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正品的化妆品瓶子仿制难度大、成本高,空瓶不仅可以成为装饰品,回收正品空瓶用于造假售假也成了一门“生意”。此前就出现过,用稀释正品化妆品再灌装的方式大量生产假冒化妆品的案例。可见,空瓶成非法牟利道具无疑值得警惕。
针对上述情况,亟待加强市场规制。对于化妆品“真瓶装假货”的问题,化妆品企业应有所担当。据了解,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消费者有时也很难辨别二手市场上的空瓶回收是否用于制假售假。故此,企业当建立起回收体系,目前,已有一些化妆品品牌推出了“空瓶回收计划”,回收成功后将给予消费者丝巾等礼品,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互联网平台当加强监管审核。对于存在空瓶交易的二手交易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一方面要发挥好监管机制,对从事相关生意的,应审核商户是否具有合法的回收依据,比如是否受到品牌方的委托,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过滤和禁止可能与黑色产业链有关的回收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消费预警,增强受众的防范意识。
同时,应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相关案件来看,专门收售正品空瓶的中介成为犯罪链条上的重要角色,且他们此前通常活跃在二手交易网站上,通过高价吸引个人消费者将闲置的正品空瓶送去回收。针对此,就需要形成全链条打击,既要打击制假售假团伙,更须严打不法中介,而对于犯罪推手的平台同样须强化监管执法。
此外,遏制“真瓶装假货”也需要社会协同发力。例如,一些商场就已经加入回收行列,设置专门的护肤品、化妆品空瓶自助回收机,以消费券等鼓励消费者进行投放,值得肯定;还有就是,相关的生产商建立回收体系,封闭运行,或者委托一些有信用、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回收,同样值得尝试。当然,消费者发现“真瓶装假货”等违法线索,也应及时举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