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活方式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导致身体里的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从而引起血糖水平偏高,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由于不同饮食的摄入可能会带来血糖的波动变化,因此选择恰当的食物、合理安排三餐就成为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所不可忽视的一点。对此,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李智滨表示,为实现自我保健和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病情,在医生的帮助下合理搭配膳食,实现食物多样化,保证摄入的营养全面,既要吃饱、吃好,也要尽量保持血糖平稳、减少波动。
□本报记者 梁蕾
三餐规律 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必须保证用餐规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地吃。一般来说,建议早餐安排在7点左右,午餐安排在12点左右,晚餐安排在18点左右,尤其注意晚餐千万不要吃得太晚,尽量在19点之前结束。如果需要加餐,可分别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各加一次。
在饮食量上,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要科学。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进食的碳水化合物占身体所需总热量的45%-6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其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按照自身体重来计算,每天摄入量为0.6g/kg×体重(公斤),计算时要把饮食中的瘦肉、鱼、虾、鸡蛋、奶等都计算在一起。糖尿病患者每顿饭都要定量,即早餐、午餐、晚餐各自吃多少,其饮食量要基本固定,不要有太大的变化。
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应坚持低钠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并避免食用咸菜、咸蛋等高盐食品,也不建议服用低钠高钾盐。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量,有一个简单形象的估算法,这就是“手掌法则”,即用手掌来估算不同饮食的摄入量:主食,一餐吃一个“拳头”大小的量;蔬菜,每天至少吃两只手能够抓住的量(1-2捧);蛋白质如各种肉蛋奶类,每天吃一个“手掌心”大小的量;脂肪类,每天吃一个“大拇指尖”的油脂量;水果,每天吃一个“拳头”大小的量。
粗细搭配 饮食多样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由于顾虑血糖波动,常常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其实,只要在监测好血糖、控制总热量不超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完全可以实现多种类的选择。而且饮食多样化也有助于营养的均衡供给。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坚持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的同时,仍要做到饮食多样化、粗细搭配。
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的三餐饮食可以适当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食品;多吃蔬菜,血糖控制达标后,也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适当补充肉类,首选鱼肉,其次是禽肉,最后是畜肉,同时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另外,蛋类、奶类、豆类等每天都应合理摄入。
在实现饮食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些食物仍需要尽量规避,以免导致血糖较大的波动。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选择粥类,如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疙瘩汤、红薯粥等,都有可能导致餐后血糖较大幅度升高,最好减少食用;喝饮料前应先看清配方,如果是含糖饮料,则不建议饮用;常见的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麦、萝卜糕等淀粉类含量较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要限量;粽子、月饼、年糕等各种年节特有的食物往往含有较高的糖分、油脂,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意“忌口”。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也不要直接食用糖类。糖类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糖分,但糖尿病本来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导致身体里的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随意吃糖,会显著增加体内的血糖水平,增加血糖的控制难度,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发作时,糖尿病患者则是可以吃糖的。这是因为糖尿病的低血糖是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抢救治疗如果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吃糖来纠正低血糖,避免意外发生。
细嚼慢咽 注意顺序
在饮食过程中,糖尿病患者还要讲究细嚼慢咽,并注意进餐顺序。其中,细嚼慢咽能够让食物在反复咀嚼中充分与唾液混合,帮助消化吸收;而且细嚼慢咽还能延长进餐时间,与狼吞虎咽或吃饭较快相比,能够更快达到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
在进餐顺序方面,则建议先吃蔬菜,后吃主食。这是因为先吃蔬菜后,主食及肉蛋等食物的摄入就会相对减少,而且蔬菜的热量相对较低,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有助于长期控制血糖。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都各不相同,在治疗上讲究个体化治疗,在饮食上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调整。例如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饮食上就应给予低蛋白饮食和低钠饮食,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长期管理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长期控制良好、平稳,除了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定时定量,还需要做好长期的自我管理,如规律锻炼、遵医嘱规范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学会对高血糖或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等。其中,科学、规律的运动锻炼对于控制血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能够帮助消耗热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而且规律运动还能加强肌肉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帮助降低血糖浓度,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安排好一日三餐的同时,最好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自己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
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具体方式可从自身身体状况出发,例如做操、慢跑、快走、广场舞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在平时的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减少久坐时间,建议每坐着工作一小时左右,就站起来活动活动。
在运动强度方面,一般来说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超重或肥胖者,则每天要累计达到60-9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于运动强度的判断,大致可以从心率上进行简单评判:如果运动后心率次数在(220-年龄)×0.5到(220-年龄)×0.7之间,则说明运动量比较合理。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要想将病情控制好,贵在持之以恒,通过合理安排饮食、运动等,做到吃动平衡,并定期监测、检查,从而保持血糖平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