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托
青年作家陈伟军新近推出的儿童文学新作《少年奔跑在田间》,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与劳动教育,以城市少年顾小森的乡村之旅和大学毕业生顾晓芸投身乡村建设的双线结构,简洁明快地展现了一群少年奔跑在田间,在劳动中学习成长的故事。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写给孩子们的一部田野牧曲与劳动赞歌。对于青年读者来说,同样是一次收获感动的百感交集之旅。
当下乡村之于许多年轻人,已然仅以亲情纽带维系关系,或说只约等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恰如书中的顾小森为追回姐姐顾晓芸而踏上的下乡之旅,并不带有寻根或回返的意味,相反却以拔除顾晓芸与乡村联结为目的,诉说着对土地的陌生与疏离。某种程度上讲,顾小森是城市孩童乡村视野的一个典型展示。最初对农村环境的嫌弃、在公交车上误会阿宽伯伯是小偷,恰如“树上的花生”这一意象,同样构成某种被悬置的误解与偏见。而随着小说主线的推进,这份误解在一次次感动和成长中,迅速消融并转换为对乡村生活,包括对劳动、友情、理解、奉献精神的积极接纳,不仅是联系纽带逐渐建立和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理想萌芽的悄然孕育。顾小森的这个夏天,就像首次搭车远行,迎面而来的城乡巨变曾让他慌张无措,直到另一重意义上的成长终于使他望向窗外,期待着目的地。
当知识领域被悄然移换,关于乡村的生活经验与常识已由流水生产线一并删减,顾小森们陌生而窘迫地面对着土地,一方面受制于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急欲逃离复归城市怀抱,一方面又是接近空白的、易被感动和书写的,他们眼中的乡村振兴成果,比之常年生长在当地的孩子们或许更为直观。面对“课本以外”的世界,读者小朋友们将跟随顾小森一起,于一次次的任务和实践中,体味杳然已远的双手劳作的意义,理解到乡村并不是一处“非城市”,而是有血有肉,值得追寻的人生必经之地,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号召,在那些并未失落却日渐寂寞的乡村土地上,在电子屏之外,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与梦想。
逃离小城大行其道的今天,乡村更多成为年轻人好奇打卡之地或是暂时的避难所。乡村载不动诸多梦想乃至野心,终于败给了远方的楼阁亭台。当“下乡”与“建设”成为青年模范的关键词,在平台上疯狂收割点赞之时,很奇怪它们却并不太容易陈列于年轻人的梦想清单之中。乡村似乎只存活在“从前的日子”,而其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却被淡淡忽略。姐姐顾晓芸或许就像灯下之影,从作者的青春时代走来,在热烈而坚定的扎根中,完成向童年往事的致敬与对梦中乡村的回应,直到逐渐短促于仅剩少部分人还愿意背起行囊的今天,再次化作重返粟海稻浪的深情呼唤。由知青下乡到毕业生扶村,这笔关于奶奶与顾晓芸,两人投身乡土的青春续写,宛如一次倒叙蒙太奇,在记忆传承中实现了属于乡村建设的时光倒流和再次生长。
在小说末尾有那么一幅图景:“一群少年正在田野间肆意奔跑,一直跑到他们长大。”这张插画背后,作者成为顾小森,也成为顾晓芸,更成为书中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与人物的总和。蓦然回首,谁于高楼林宇间洒遍寻根的脚步,却在青山绿水中迷惘不知所归,当吴里乡音伴着尘烟遁去,哪代人捡拾残驳,重新牙牙学语?顾小森们的童年不应当停留于课本影像搭建的空中楼阁,更需要填补上那份缺失的对土地和劳动的敬畏与热爱。正如小说中少年团的大巴带着所有人来到村口,旗帜招展,爱与感动交融,乡土会接纳所有故人。
小说中零星闪烁的方言对话与地方家具餐食,都令我倍感亲切,这些淳朴的家长里短,充盈在书页间的各处细节,饱含作者对乡村记忆和劳动生活的深情表白,没有铭心之爱不会有这些有温度的文字。也提醒着身处同地的我,尚且能会心一笑于这些细微处是多么有幸,纵然强识于白纸黑字,惯于仰望摘星之时,不应忘记劳动的意义、对土地的钟情,更不应当忘记回返与反哺。
花生是长在泥土中的,正如文中所说“乡村是我们每个人无法逃离的心灵之所”,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隔离乡村和土地,除非我们已忘记应当如何生活,梦里的乡村如同巴士经过站台,意义或许在于停下而非留下。对于我们这代已长大的“顾小森”们,藉由《少年奔跑在田间》的文字,唤回那些埋藏心底的风景,重拾所有的视觉、嗅觉与触觉,同样是如此重要的,避免“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的一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