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
第A08版:花溪·往事追怀

火盆温暖人间岁月

2022年12月17日

  □梁莎

  

  又是一年寒冬,在所有关于冬天的记忆里,家乡那暖融融的泥火盆始终是最为难忘的。

  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都在秋天制作。先从黄土坑取来上好的黄土,然后把麻剪成一寸多长的小段做成“洋搅”,再和黄土放在一起和成泥。找来一个瓦盆,盆口朝下扣在地上,盆外敷一层草木灰,然后把整个瓦盆外面抹上厚厚一层泥,抹好后要放上几天,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时地往上淋水,为的是以后火盆不开裂。之后,还要不断反复捶打它,等它干到不致走形,再把它翻过来,里面的瓦盆就可以取出来了。用玻璃瓶把里外擀光,最后将它整个立在阳光下晒干,干透了,一个火盆就成型了。

  北国的冬天,天寒地冻。清晨,我们总是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愿起来,母亲便会端来火盆并在旁边给我们熬小米粥,那金灿灿的小米里掺上星星点点的白米,在小砂锅里不断地沸腾、翻滚。很快,整个屋子被小米粥的香味慢慢地氤氲了。我们姐妹三个一骨碌爬起来,像一窝嗷嗷待食的小乳燕,趴在火盆旁,眼巴巴地瞅着那一砂锅小米粥。

  这时精明的父亲早已看透了我们的心思,总是及时地给我们讲《牛郎织女》《西游记》《女娲补天》等那些经久不衰的故事。父亲一边讲一边酌一口烧酒,等粥熬好了,暖暖的热气一点点儿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毛孔里,冷清的房间顿时热烘烘的,每个人脸上都有一朵红晕升起。

  吃过早饭,父母便出门劳作了。等大人一走,这时火盆便派上了大用场。我们会抓紧时间,拿出一穗苞米,边搓边往火盆里扔去。随着一声声噼啪作响以及苞米粒被烧糊而升起的袅袅烟雾,马上来个两手开弓,实施紧急“抢救”。抢出来的爆米花被径直甩到炕上,不等凉透,便已落入腹中。吃够了爆米花,我们又将一个个小红薯埋进火盆里。仅一会儿工夫,烤红薯的香味从炭灰的缝隙中钻了出来,我们赶紧将红薯扒出来,放在手上,对着红薯吹气,不时地从左手倒到右手,再从右手倒到左手,然后,剥开黑乎乎的皮,里面的红薯就像煮熟的蛋黄一样,轻轻咬一口,一缕幽香在舌尖穿梭。在当年,烤红薯是我们最美味的食物,滋养了我们童年美好的岁月。

  经过一番折腾,原本一盆炙人的炭火基本蚀耗殆尽了,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天温馨、美好的回忆。

  多少年过去了,火盆早已消失于生活中,可它在时光深处,在我心底,却从未熄灭,它用自己的余火燃烧着我的希望、梦想和未来……

2022-12-17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08201.html 1 火盆温暖人间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