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第A06版:花溪

过冬的记忆

2022年12月10日

  □王骁

  

  树叶儿一茬茬飘落,冷空气一天天逼近,随着时令的变化,眼下已是冬天了。

  在我的印象里,冬天有着气候寒冷、自然景物荒凉、昼短夜长的特点。小时候,我是惧怕过冬天的。因为到了寒冷的冬天,我的脚就会或轻或重地生上冻疮,待到开春天气一转暖,脚后跟儿奇痒无比,总要难受好一阵子。但任何一个季节,不是你不想过就不过的,四季轮回是自然的法则,谁也抗拒不了。

  冬天是一个过程,过去了,谁都会迎来阳光明媚、温暖和煦的春天。我二十来岁的时候,曾写过一篇题为《冬天》的短文,文中有一句写道:“远行的马,会因一个冬天备足粮草,而一个人,只有在真正的冬天,才能感受到火的温暖。”如今再去翻看,倒读出了一些哲理来。

  冬天虽然寒冷,却给我留下了温暖的记忆。小时候在西北老家,到了秋天,母亲总要选一个阳光热烈的日子,拆洗家里的所有被褥,并絮上准备好的新棉花。拆洗后的被子缝好后,在阳光下再晒上半天,晚上盖在身上睡觉,连做梦都是暖和的、香甜的,那是妈妈的味道、阳光的味道。

  在冬天来临之前,母亲还会为我们赶缝棉衣棉裤,她根据我们身体长高的程度,每年都要调整合适的尺寸,缝制的棉袄棉裤,既可身又软和、温暖,曾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在故乡,立冬之后,每家都要挖地窖。人们在自家院子边的土地上,挖出一米多深、约两米见方的地坑,放进白菜、土豆、大葱、萝卜等蔬菜,然后用木板作顶,将树枝或玉米秆铺上去,并在最上面添加一层厚土埋住,再做上记号,过冬的蔬菜就准备好了。土地是神奇的,地上天寒地冻,地下却涌动着均衡的暖流,待到寒冬腊月,把地窖里的蔬菜挖出来,依然新鲜如初。

  那时候,故乡的乡亲们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各家的棒劳力,要去山上砍回一捆一捆的马桑木柴,运回来整齐地码放在自家的院子里,待到冬天木柴干透,便是做饭的好燃料。现在想,柴火是炊烟的原创者,燃起过我最初的乡愁记忆。

  当年在故乡,为了过冬,村里的每户人家,都要腌制满满一缸酸菜。酸菜的原料多用白菜、雪里蕻。将山泉水烧开晾凉后,浸入原材料,加上适量食盐,并用原浆发酵腌制而成。酸菜在故乡也叫浆水菜。到了隆冬,做饭时烧热铁锅,往锅里加入半勺臊子,待臊子烧至冒烟儿,加入葱、姜、蒜、辣椒等配料炝锅,倒入切好的酸菜,放少量水,烧开几分钟,热腾腾的酸菜卤就做好了。待手擀面煮熟出锅,捞入一个大碗里,浇上两勺酸菜卤,故乡的一款美食就呈现在面前了。酸菜卤酸辣开胃,菜质脆爽、卤汁浓郁,面条筋道爽滑、麦香纯粹,吃上两口便会迅速打开你的味蕾,甚至令你浑身通透。

  当年,父亲在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地方修筑铁路,每当冬天来临之时,他寄给家里的钱总会多上几十块,多寄回的钱是用来让家里买过冬的柴、煤等燃料的。我就读的学校,也会让学生每人交上几元钱的烤火费。父亲寄回的钱,便会很快变为物质,温暖家人。

  我长大后在外求学,后来在城里参加了工作。因为单位、家里早已用上了暖气,再也不用花那么多的功夫准备过冬了。冬天仿佛变得温暖了,一眨眼也就过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了。记住那些过冬的日子,会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2022-12-10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07789.html 1 过冬的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