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贵
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军旅写作成才实录》一书。大开本的装帧设计大气磅礴,大红的封面分外鲜艳,金黄色的书名端庄大方,几枚军功章熠熠生辉,《华北解放军》《抗敌报》《子弟兵》等旧报图片无声地反映着《战友报》(原北京军区政治部主办、军队内部发行的报刊)走过的不凡历程。
轻抚此书,内心波澜起伏。
这是一本当年部队新闻人士对《战友报》无限眷恋的书信集。《战友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曾经给她投稿的这些人,对她的感情仍在、缘分依旧。这些作者来自不同地方,曾经在不同部队,担任不同职务,从事不同岗位工作,但“爬格子”、跑基层、送稿子、发稿子、独当一面的经历几乎相同,可以说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富有感情,知感恩、惜缘分,感恩《战友报》这个平台、感恩部队领导、感恩编辑老师,所以每一篇文稿都写得感情真挚、接地气,没有华丽辞藻,字字句句就像给久违的亲人写的一封书信。有对编辑老师帮助的感激,也许编辑老师已不记得他们的名字;有自己第一篇稿子见报时的激动,也许他已成为将军;有屡投稿件不中的沮丧,也许后来成了闻名遐迩的“秀才”。
这是一本热爱《战友报》、被《战友报》培养起来的军中“秀才”的大聚会。书中的作者大多曾在原北京军区从事新闻工作,大家在部队时也许未曾谋面,但在同一个年代,从报纸上对彼此的名字都有耳闻。一个个当时遥不可及的名字,如今从书稿里都看到了,而且看到了每个人在新闻报道稿件以外的另一面。有个人简介、有军地图片,加上他们写的文稿,一下子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这是一本跨越时空、跨越身份、跨越地域的军中新闻人的情感大融合。书中120多名作者,有将星闪耀的将军,也有普普通通的战士;有年近八旬的老者,也有还在部队的战友;有《战友报》的老社长、老主编、老编辑,也有《战友报》老领导的子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弟兄;文章讲述的故事跨越四五十年,文章有长有短,有惊心动魄,有平铺直叙,但每一篇都充满了真情回忆,带大家回到了那段辛劳而幸福的新闻工作岁月。
有幸作为编校组成员之一,提前阅读了每个战友的佳作,每次校阅都会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动,就像自己跟随他们一起走过一样。那时是在手机上、电脑上翻看。如今,手捧溢满墨香的这本书,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读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此时,思绪回到这本书主编任东升写下的那段文字,文字有点儿伤感,有点儿无奈,但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珍惜,这也完美地代表了战友报人的心声:“那栋小楼还在,那群人不在了;那群人还在,那张报不在了;那张报还在,那个报名不在了……一切都飘散了,那份情还在。一切都还在,在心底、在梦里、在岁月的年轮里,在军旅的史册中。”
我要把任主编的话改一下,那就是:一切都没有飘散,那份情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