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
□赵明宇
算起来,半个月没回老家看父亲了,我心神不宁,一种莫名的冲动促使我要回到那个叫“沙圪塔”的村庄,回到父亲身边。
父亲今年80岁,骨质增生导致下肢疼痛,行走不便,父亲说自己成了一台报废的机器。争强好胜的他又不肯服老,每天硬撑着,拄着拐杖到村口坐着,打量一个个在街上走过的行人,看看四季轮回的风景。
父亲是很要强的,从不向生活低头,而且整天板着面孔。如今,迟暮之年的他犹如滔滔黄河水,流过激流险滩,流过高山峡谷,到了下游,变得河床宽广,水流舒缓;变得与世无争,笑容满面。
这几年,父亲的反应迟钝了,盯着熟人的脸看半天,竟然叫不出名字。母亲劝他在家里坐着,不要去村口了。
父亲说,在家里待着心烦。父亲拄着拐杖,拒绝别人搀扶,一步步地向村口挪动,每走一步都很吃力。父亲说在村口坐着,看村里的变化,看过往的行人,是一种享受。
每次回老家,我都能看到坐在村口的父亲。风烛残年的老父亲把拐杖靠在身边,身体前倾,身下坐的是一把柴草、几块砖头。他的目光追随着过往的行人,微风吹乱了他的满头银丝。村口没有行人的时候,父亲眯着眼睛,注视远方,像一尊雕像。我知道他在回忆逝去的岁月,期待着儿女的到来。我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不由得加快脚步,一溜小跑来到他的身边。
他却没有认出我来。我说:“回家吧,外面冷。”父亲说:“我等明宇,他半个月没有回来了。”
“爹,我就是明宇!”我趴在他耳边,大声告诉他。
父亲扬着头,目光在我脸上扫来扫去。他那曾经威严的面孔,变得那么松弛,眼袋下垂,嘴巴也歪了,眼神浑浊。他看清了我,面带微笑,像个孩子一样,急忙站起来向家里走。我搀扶他,他拒绝了,一边走,一边埋怨我:“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回来?”他又看看我手里提的零食,说:“你们再来,不要买东西,我啥也不缺,你妹妹刚走,拿了一堆吃的喝的。”
进了家,父亲让我打电话,催促我母亲赶快回家来。电话打通了,他把我的电话夺在手里,用命令的口气说:“孩子们都来了,快点儿给孩子做饭。”
等母亲的间隙,父亲说:“别熬夜了,伤身体。”
说着话,父亲哭了。我说:“这不是好好的嘛,哭什么啊?”父亲说:“我哭,是看到你们都有出息了,我有福啊,高兴。我老了,啥也不图,就盼着你们能经常回来看看,让你娘给你们做饭吃。”
从外面回来的母亲给我做饭,我给母亲打下手。母亲告诉我:“你爹经常坐在村口,等着你们回来。”母亲又说,“再回来不要买东西了,在城里处处需要花钱呢。”我说:“这才花几个钱?一大兜子零食还不到100块钱,花这么少的钱,能换来父亲高兴,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事情。”
父亲坐在村口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倔强的父亲啊,永远是一只雄鹰,翅膀飞不动了,依然在遥望着曾经翱翔的天空。
我们兄妹的每次出现,都会给父亲一个惊喜,就像我突然看到我的作品发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