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南开宇 通讯员 李忠勇)10月11日,井陉县退休干部李聚科告诉记者,日前他回井陉县苍岩山镇汪里村老家时,在家中无人居住的老屋发现了5张清朝光绪年间的地契,最早一张地契时间为光绪四年,距今已有144年。
今年74岁的李聚科在外生活已经50多年,父母过世后,老家的老屋已无人居住。近日,李聚科回到老家探望,在老屋的一个筐子里,发现有5张泛黄的纸张。李聚科拿出来后发现,破损的纸张竟然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地契。觉得稀奇,他便把几张地契带了回来,并请人进行了装裱。
汪里村地处冀晋交界处,该村历史悠久,原隶属山西省平定县管辖,1959年划归河北省井陉县,现为国家命名的传统村落。这5张地契的买主是李聚科的老姥姥,到他这一辈已有5代。5张地契中,最早的一张时间为光绪四年,经推算是公元1878年,距今已有144年的历史,最晚的一张是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
记者看到,最早那张光绪四年的地契上写有“立卖契人李殿因为无钱使用 今将自己祖业凤凰西条地一亩 上下土木石相连 东至卖主 南至李德运 西至李怀信 北至李宁 四至分明 各依旧归 今凭说合人李德运作成出卖与李寅永远为业 言明价银二两整 其银当日交足 并不短欠 随带地内原粮二分 价足粮明 空口无凭 立字为证”字样,地契的时间为光绪四年正月二十八日。
这5张地契,每张地契均用毛笔字从右至左竖写,有立卖人、买主、中间人和代字人签字盖章,内容所买卖土地地名、东西南北四至及成交价格书写清楚,其中3张地契基本完好,另2张已破损。
从这些老地契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地契的书写格式,而且从书写人熟练刚劲的毛笔字体,也了解到该村当年文化人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