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铎)“咦,今年虽然遭遇几轮强降雨,可街头巷尾看不到明显积水。”连日来,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不少企业和居民惊喜地发现,多年的内涝顽疾不见了,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邯郸市经开区工业区平均地势低于主城区3-5米,地下水位仅1.5米左右。长期以来,受地下雨水管网联通不畅,局部管道口径偏小、变形、错位,部分雨水井室功能丧失,路面不同程度沉陷,以及基础设施遭遇2016年“7·19”水毁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条道路每逢暴雨便“汪洋”一片,人车难行。为此,经开区主要领导深入走访调研,多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力求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彻底解决雨后内涝难题。
据经开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打通“内外双循环”是破解城区排涝的关键,如果地下管网不通,雨水就会漫溢;外围没有出口,雨水则无法排出。自去年3月份以来,经开区总计投资2.7亿元,重点对和谐大街、东兴大街、惠泽路、美的路、新兴路等5条道路实施强功能、补短板,提品质。
针对汛期易涝路段,增设、增大雨水管网、管径,想方设法确保各主要路段雨水管网互联互通,彻底解决排水不畅等难题。同时,快速清淤疏通管道,排除各类“梗阻”,增强排污能力。
“内循环”畅通无阻,还需要给收集起来的雨水找到出路。工程项目经理贾振敏表示,以往经开区雨水经地下管网流向月爱湖,而下游生态河属于“断头河”,湖水一旦暴涨,可以说是无处可泄。去年6月底,连通生态河与滏阳河的唐屯水闸竣工投入使用,经开区排水“卡脖子”现象从此一去不复返。
目前,经开区“内外双循环”排水工程已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