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卓
正值伏天,天气异常闷热,无奈静坐书房,随手翻阅书籍,竟被一些古诗词迷住,深深沉醉其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一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面对酷暑,诗人相信心静身自凉,于是,他选择了在院中闭目静坐,感受窗下飘来的一缕缕凉风。
除了静坐消暑,古人还常通过赏景来祛暑。“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这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夏日》,诗中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室外赏景消暑的情景。试想,午后的树荫,或泛舟湖上时徐徐吹来的凉风,哪一样不让人心生舒爽呢?
谈及纳凉,古人可离不得扇子。唐代诗人钱起在《避暑纳凉》诗中写自己夏日乘凉:“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木槿花开的季节,天气炎热,诗人躺在椅子上,轻轻摇动团扇,字里行间恬淡闲适,颇有意趣。还有明朝诗人翟佑的《咏折叠扇》,描绘了纳凉的和美景象:“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写的是炎夏夜晚在南亭乘凉,怀念故友,水汽氤氲,清净舒畅的情景。
同样偏爱在水亭避暑的还有诗人刘禹锡,其诗作《刘驸马水亭避暑》道:“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临水亭榭,向来常伴清风,再加上满地的竹席,以及冰镇美酒、水果,夏季的暑气自然消退大半。
北宋词人李重元也甚爱冰品,其词《忆王孙·夏词》满是对冰镇食品的喜爱:“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夏日消暑,最惬意的莫过于来上一杯冷饮。“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荔枝歌》,提到了南宋街头以售卖冷饮为生的百姓,他们靠着卖冷饮,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还给居民们带来了消暑福音,真是皆大欢喜。
在古诗词里纳凉,感知古人的消暑情趣,于古诗词中,觅得一丝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