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2日
第A06版:悦读·品书

在符号的大厦里重构文化审美

——读《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

2022年06月12日

  □张勇

  

  张内咸的《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镜头感十足,画面具有强烈的冲击感,是这部书稿的特色之一,每一节的开头,一句话就是一个鲜明的故事,一个文化的追溯地,一种审美的艺术世界……让我们体悟为什么大部分媒体人把2018年看作是国潮元年以及国潮的本质。

  《国潮》一书,近24万字,一共6个章节,主要以国潮的含义和国潮的三大要素为线索,阐述了何为国潮、如何打造国潮等重大话题。这部书完全没有学术引经据典的学究气,反而从自身的认识出发,从生活本身出发,从国潮的原点出发,抽丝剥茧,在故事中洞见真相,在辨析中区别古今中西文化本质的差异,在观点的碰撞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在这样的一部貌似学术性的专著中探究溯源、寻经据典和层层寻绎,这本身就让我大吃一惊。当我仔细研读之后,不由得暗自佩服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思考的深度,以及深藏在这些大量浮世绘表面的底层逻辑。

  《国潮》一书,作者并没有从系统的理论出发,而是从个例出发,譬如讲麦克卢汉把啰里啰嗦的同义反复总结为“媒介即观点”,逻辑便瞬间通畅了,这等于把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改头换面重新阐释了一遍,因为万物都有它的观点,而非物本身,可谓一针见血,直击要点。

  该书最严谨的地方就是论述的逻辑性严丝合缝,真正做到了材料和观点的统一,从国潮谈起,到国潮第一要素的中国符号,再到传播学意义上的更新观点,作者形象地转化为传播学是讲故事的科学,产品的本质即观点,再到国潮对传统文化的扬弃,面对市场提出捍卫我们的民族语言,因为语言即货币。从看似不相干的语言——符号——货币,作者并不是简单的讨论国潮,究其实质是在阐释符号学的更深层意义与审美价值,从中窥见我们对未来的中国新商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洞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该书既是一本理论性的探讨之作,更是对符号学的一次普及应用之作,一切枯燥难啃的理论一下子鲜活起来,这是她本身存活于生活之中,是生活赋予了她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更是作者个性化的时代语言和读者碰撞的结果,也是对国潮的进一步阐释,不是中国风,是现代意义上的神话塑造。

  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濡染作用如此复杂多样、无孔不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是如此的繁复多彩、掩人耳目。然而,在作者眼中,并不存在杂乱无章,一切叙述娓娓道来,徐徐展开,犹如初生的朝阳一样一点一点驱散迷雾;一切的铺垫犹如一把把钥匙,在短暂的质疑之后,马上会柳暗花明山回路转。

2022-06-12 ——读《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88083.html 1 在符号的大厦里重构文化审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