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1日
第A07版:花溪·城市笔记

心心相印的烟火气

2022年05月21日

  

  □毛延锋

  

  或许是聚少离多的缘故,一直以来,对家的味道情有独钟,特别期盼逢年过节的团圆之日,可以与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家长里短,尝尝父母做的地道家常菜,往日身处喧嚣闹市的疲惫感顿时烟消云散,油然而生的是幸福温馨的归宿感。

  18岁那年,我第一次远离家门,踏上西行的列车参军入伍,与家有了相隔千里的距离。紧张的训练之余,唯一牵绊的是母亲邮来的一封封家书,信中内容多半是“家里这好那好,切勿挂念”,不时还会有些喜讯传来,或是在外地工作的父亲评上了先进,或是在外地上大学的妹妹获得了奖学金。

  一封封家书伴我度过了难忘的军旅岁月,在训练、演习和救援中,内心踏实的我更加从容不迫和奋不顾身。那时探亲次数屈指可数,有时甚至因为临时任务不得不推迟假期,即便回到家中,因为父亲在外工作、妹妹在外求学,一家人很难团聚在一起。与我相见,母亲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逢人就说“儿子从部队探亲回来了,今年又立功受奖了”等等,街坊邻居的夸赞让母亲笑得更加爽朗。我深深意识到,对于母亲而言,最好的慰藉便是丈夫事业成功、儿女成才,期盼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人难忘的大团圆,是我退役那天。父亲请假回到家中,刚刚工作的妹妹特地为我买了一大束鲜花,母亲也穿上了压箱底的新衣,一家人早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站在门口翘首以盼。看到我,母亲不由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后来,从妹妹口中得知,在我服役期间,父亲因身兼数份工作,双腿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妹妹上学时嗓子患有声带小结,母亲东奔西跑,四处求医,这些事情她却从未对我提及。看到我自责的神情,母亲语重心长地说道:“戍边卫国,小家的不团圆是为了大家的团圆,家国情怀就得从咱自身做起。”

  我退役时间不长,父亲也退休了,本以为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但由于结婚、工作的缘故,我定居到了省城。虽说距离不远、交通发达,回家看望父母方便了许多,原先飞越千里的家信也被网络视频所替代,但心里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家念家,只要有时间,还是想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多一些心灵的沟通与陪伴。

  回首父母为家打拼的一生,居住的房屋从平房变成了楼房,添置了不少新潮家用电器,这些点滴变化让家变得更加温暖舒适。父母为家付出,更在意的是儿女的成长,在意的是家人对社会的贡献,这种价值观也深深根植在我们的心中。如今,我每时每刻都会在意父母过得怎样,在意家里还需要些什么……或许,这种“在意”就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人间烟火气。

  

  (作者:石家庄市鹿泉区居民)

2022-05-21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85577.html 1 心心相印的烟火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