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
第A07版:花溪·精读

苏洵教子

2021年11月27日

  拾英品萃

  □赖学香

  

  唐宋八大家里,苏家占了三席。天赋肯定有之,但苏家掌门人苏洵的教育方法绝对有高明之处。苏洵27岁才发奋读书,苦读两年后,苏轼出生,再过两年,苏辙出生,两兄弟性情顽劣,让苏洵头痛不已。

  正想用功读书的苏洵,时时遭到两个孩子的干扰,苦不堪言。他用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机,无奈,这两个孩子太随自己了,难不成也要到20多岁才安心读书?他倒吸了一口冷气,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当两个儿子在玩闹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看书,装作鬼鬼祟祟的样子。两兄弟好奇,觉得父亲偷偷玩的这个游戏肯定好玩,跑过来看。苏洵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兄弟俩就想方设法偷苏洵的书看,在书里找“好玩”的东西。苏洵给他们“发现”的书,肯定是好玩的、有趣的,久而久之,他们渐渐都迷上了读书。

  这倒要归功于苏洵的脾性,他太了解孩子了。他们好奇,越是神秘,他们越是要一探究竟;越是不让看,他们越是想看。苏洵顺势而为,挖渠引流,不强迫,不说教,稳稳当当地把他们引进文学的殿堂,培养出儿子们的读书兴趣,造就了文学史上的奇迹。

  这个成功的家教法阐明了一个道理:一定不能强迫,一定要有耐心,起点非常重要!人生的源头上,培养出好习惯,就是走上了康庄大道,以后要省心省事很多。苏轼兄弟的成功可以佐证。

  对于自己教育的成功,日后的老苏很得意,但那时候以教育名世的有孟母等严母,所以苏洵嘻哈风格的教育没有机会写成专著。在日后的《名二子说》中苏洵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对于一辆车来说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而车轼则似乎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可是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成其为完车了。

  “轼”是车前横木,这根“横木”有些过于张扬显露,这是苏轼的性格。苏洵怕他才高遭妒,所以取字为“子瞻”,要他瞻前顾后,小心点。对小儿子苏辙,苏洵比较放心,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虽然“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却也不易遭人嫉恨,所以苏辙活得比苏轼安稳。

  由此可见,苏洵的慈父式教子方式不是偶然,实在是来自于他对孩子的了解,并且通达人性,不急功近利,不扭曲孩子的天性和个性,而是因势利导,适度控制,张扬者任他为“轼”,沉稳者随他为“辙”。有老苏的睿智,才有苏门的传奇。 

2021-11-27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65733.html 1 苏洵教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