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
第A16版:金融界·业态

中消协发布提示 六招识别“坑老陷阱”

2021年11月12日

  为帮助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提示:购药要选正规渠道,保健食品认准蓝帽。警惕低价旅游陷阱,小心投资理财圈套。远离非法会议营销,防范各种电信诈骗。消费之前做足功课,遇到纠纷理性维权。

  1.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警惕医疗效果显著的食品及“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

  当前,一些不良经营者通过包装成“神医”“神药”等方式推销假冒伪劣药品,忽悠老年人购买,非法谋取暴利。提醒老年消费者,要通过医院、药店等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并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限等,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进行查询、核实。千万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或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不到国药准字号信息的药品,以免受到假药的侵害。

  2.低价旅游看似天上掉“馅饼”,实为精心布好的购物“陷阱”。

  一些黑心旅行社以“团购价”“零团费”“免费游”“旅游补贴”等噱头吸引旅游者上门,但为降低经营成本,可能会在行程路线、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或是在签订合同时将最精彩、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变相加价。这些行为严重影响老年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容易产生消费纠纷。因此,老年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和旅游产品时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产品的品质,同时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双方的违约责任,特别要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针对老年消费者的特别条款。

  3.保健食品不能治病,选对用对才能有助健康。

  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并仔细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要注意区分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及药品的区别,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4.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发财,小心中“套”血本无归。

  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明确投资理财不同于银行储蓄存款,并积极与子女沟通,有不懂的可向子女请教,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去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警惕高息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要禁得住“高息”理财项目的诱惑,不轻信商家任何“低门槛、高回报”的宣传,不购买通过理财群、旅游、讲座、电话或者上门推销的理财产品,不购买资金去向不明、投资业务不清、先交钱再找项目的理财产品,防止血本无归。

  5.不参加非法“会销”,不相信商家“洗脑式”宣传。

  远离打着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专家”坐诊、免费体检、倾情体验、免费旅游等旗号,采取家访送礼、亲情拉拢、会员优惠、雇托销售、饥饿营销等各种方式推销产品的非法“会销”活动,不相信商家“洗脑式”宣传,切勿贪小失大。

  6.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务必看护好你的“钱袋子”。

  近年来,电信诈骗呈高发态势,而老年人由于识骗防诈和抗风险能力都较弱,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老年消费者对于涉及金钱的事,一定要理性分析、多方核验,不要草率做决定,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不将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知陌生人,更不要贸然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务必看护好你的“钱袋子”。

  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广大青年人,要多了解父母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多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科学的消费建议和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常回家看看,多一些陪伴,让老年人消费更放心,生活更舒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1-12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63757.html 1 中消协发布提示 六招识别“坑老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