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体·综合

赋予古老的中山国文物 崭新的艺术生命力

郝颉宇中山国文物题材绘画作品展受好评

2025年07月18日

  本报讯(记者 黄蓥)专家点赞,观众好评。连日来,“黑白秘境 重返中山——郝颉宇中山国文物题材绘画作品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热展,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

  在太行山东麓,中山国曾以“战国第八雄”的姿态闪耀历史长河。本次展览由河北画院、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指导,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通过石家庄青年画家郝颉宇的中山国文物题材绘画作品、手稿,与中山篆元素相结合,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古中山国,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郝颉宇,1993年生于石家庄,是一名青年画家和文创设计师,也是中山国知识漫画《图说中山国》的作者。此次集中展出了她潜心创作的39幅以中山国文物为题材的钢笔黑白绘画作品,以及《图说中山国》的创作手稿、原画底稿等,是作者近年来中山国主题创作脉络的一次完整呈现。展览空间内,主办方还将中山篆作为创意元素贯穿其中,通过中山篆与中山国文物题材绘画的巧妙组合,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用创作对话历史,以美术解构文明。本次展览以绘画为载体,突破传统文物展示形式,将考古资料转化为艺术创作,赋予了中山国文物新的视觉生命力,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开辟新路径,也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山字形器、四龙四凤铜方案座等等,我们在河北博物院都看到过,但在画家的笔下,这些文物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很有韵味。”7月16日,市民朱琳玉看完展览后感慨地说,石家庄历史文化深厚,青年画家郝颉宇通过自己的画笔,让大众走进古中山国,“让本地人更热爱家乡,也让外地朋友更了解石家庄,为她点赞。”

  部分省内外名家和学者也对郝颉宇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著名画家何家英表示,郝颉宇凭借巧妙的构思,运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手法,对中山国文物元素进行了重塑。在创作过程中,她将传统的造型融入现代艺术语言中,使作品既保留了文物的独特神韵,又借助奇幻的想象,达成了历史文物与艺术想象之间的高度平衡:“这些作品既如实描绘出文物本身的特点,又赋予了文物鲜活的生命力。这些绘画作品不仅是对文物的呈现,更是一个个充满灵性与活力的艺术精灵画面的重构,那种节奏与韵律的画面,更具有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朱文通认为,青年画家郝颉宇经过长期探索,专门绘制中山国文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并形成系列,开辟了宣传、普及中山国历史文化的新境界:“这一组作品更是打通历史和现实,仿佛让历史上的想象力和现实中的想象力在灵动中实现了双向互动,打破了时空界限,即时交流,因而赋予历史文物以崭新的艺术生命力,令人浮想联翩、爱不释手。”河北传媒学院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勇正表示,古中山国文物的艺术之美,在于其精致端庄:“现场品读郝颉宇展出的39幅作品,她在创作时精准把握到了这种气质,绝不是简单地为文物画像,而是营造了全新的场域。画面语言凝练融汇古今,形式感简单明确但不做作,黑白、点线、对称、疏密、对比,自然而然。”

  据了解,近日画家郝颉宇将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举办讲座,与大家分享其创作心得和对古中山国历史文化的感悟。

2025-07-18 郝颉宇中山国文物题材绘画作品展受好评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212201.html 1 赋予古老的中山国文物 崭新的艺术生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