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经营者:
盛夏已至,暑期消费热潮随之而来。广大大学生及准大学生作为消费生力军,满怀热情投入社会、体验生活、添置学习装备。为营造安全、公平、诚信的暑期消费环境,切实保护青年学子合法权益,石家庄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燕赵晚报》特向全市经营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守公平交易,拒绝消费陷阱
自觉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原则,杜绝强制交易、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利用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设置消费陷阱,不以“限量促销”“毕业优惠”等话术诱导非理性消费。坚决杜绝强制搭售、虚假促销等行为,不得以“学生特惠”为名行“隐性加价”之实,确保学生群体享有平等的交易权利。
二、践行诚信经营,保障消费品质
严把商品质量关,确保电子产品、培训课程、旅行服务等符合安全标准与描述承诺。履行真实告知义务,不夸大宣传产品功能或服务内容,尤其对电子产品性能、培训课程相关情况等需如实告知;严格履行“三包”责任,杜绝推诿拖延售后问题。严禁以“预付费优惠”诱导学生签订不平等合同条款,杜绝卷款跑路等失信行为。
三、落实明码标价,杜绝价格欺诈
所有商品与服务均需清晰标注价格、计价单位及售后服务条款。促销活动须明示优惠范围、期限、条件及退换规则,不得设置模糊不清的“低价陷阱”。禁止虚构原价、虚假折扣、临时加价等行为,让学子们“买得明白、花得放心”。
四、严守法律底线,承担社会责任
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规定,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法定义务;建立快速投诉处理机制,对涉及学生消费的纠纷优先响应、妥善解决。
鼓励商户推出针对性服务:如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绿色通道、开展电子产品使用知识科普等,展现企业社会担当。
暑期是学子们充实自我、迎接新阶段的重要时段,针对学生群体特性,提供消费指引与风险提示,引导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其消费体验关乎社会信任根基。
我们呼吁全体商户:以责任之心守护学子权益,以诚信之举护航消费热情!
市消保委将与媒体携手强化社会监督,对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予以公开披露,并支持依法维权。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清朗、有序、温暖的暑期消费市场!
石家庄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燕赵晚报
2025年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