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搜城

反诈宣传全天候 答疑释惑零距离

石市高新公安的“指尖反诈联盟”显奇效

2025年05月15日

  □本报首席记者 刘琛敏

  

  “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姓名,但这个群真是帮了大忙!”5月8日,石家庄市高新区某企业员工曹先生在珠峰派出所建立的反诈微信群内,对民警杨占明每日进行的反诈提示表示了感谢。原来,曹先生不久前用从群内学到的反诈知识,成功阻止了准备听“大师课”的父亲被骗,及时止损2400元。

  这得益于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构建的“公安、社区、企业”三位一体“指尖反诈联盟”。近年来,该分局通过“社区筑基、企业助力、活动深化”三步走策略,打造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反诈新体系。今年以来,该分局辖区的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5.7%。

  536个反诈微信群时刻守护居民财产安全

  5月14日,高新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该分局以湘江大道派出所为试点,组织社区民警进社区群、进楼长群,在社区群内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之后,根据工作需要,组建由社区民警担任“管理员”,由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业主等群体加入的反诈宣传微信群,形成“1名民警+N名网格员+业主”的管理模式。

  每天,民警会利用微信群向居民转发预防电信诈骗相关常识,向居民讲解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新型诈骗手段,提醒居民在遇到电信诈骗时要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随着这种模式的稳步推进,试点社区电诈发案率环比下降明显。

  看到成效后,该分局立即在全区推广这一做法。很快,各派出所也纷纷建立起社区(农村)反诈微信群,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眼下,随着反诈微信群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与社会面反诈工作的共同投入,形成了浓厚的反诈宣防氛围,实现了“宣传天天有,预警及时达”“业主爱咨询,民警问必答”“民警精反诈,劝阻有办法”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民警已建立了536个反诈微信群,基本覆盖了辖区所有社区(农村)和家庭。微信群日均互动量超2000余次,实现了“宣传全天候、答疑零距离”。

  120余家企业加入反诈联盟

  在社区模式成熟后,2024年7月,该分局开始将微信群向企业延伸,构建“民警-社区-企业”的“指尖反诈联盟”。

  黄河大道派出所联合辖区20余家企业组建“企业反诈联盟”,每家企业指定1名领导担任“反诈联络员”,遇到紧急情况及时与派出所对接。一家药企的人事负责人李女士说:“这种形式太好了。平时,员工忙于工作,没法参加这样的培训。现在,每天看一下微信群,就能学到反诈知识,效果非常好。”

  5月7日,一场反诈宣讲在一家医药企业的会堂进行。来自周边企业的200余名员工、商户、群众共同参加了这场反诈宣讲活动。该分局还根据每家企业的情况,绘制了发案图,动态进行更新。然后,根据每家企业的状况和发案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宣传。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参与热情。目前,已有120余家企业加入联盟。

  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如今,“指尖反诈联盟”将线上宣传延伸至线下,每个派出所从微信群中选拔出10余名热心群众,加入“高新义警”队伍。他们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在商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反诈宣传。

  在超市张贴反诈提示;在公园开展“反诈晨练”,边锻炼边学习知识;在广场摆摊设点,普及防骗技巧……“这种面对面的宣传方式特别有效。”辖区居民陈阿姨说,“其实,还是有很多老人不怎么看手机的。现在,买菜时就能学到防骗知识,很便捷。”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分局已开展宣传活动150余场,直接劝阻潜在受害人86名,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现在,很多案件都是在群众咨询阶段就被我们发现并劝阻的。”该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优化这一模式,并计划引入AI智能分析系统,进一步提升预警精准度。同时,扩大企业联盟规模,让“全民反诈”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25-05-15 石市高新公安的“指尖反诈联盟”显奇效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204885.html 1 反诈宣传全天候 答疑释惑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