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小北)为更好地服务社区退休人员,确保退休人员养老资格认证工作真实、准确、不遗漏一人,石家庄市长丰街道仁华家园社区通过“上门认证+定点服务”的双轨模式,帮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便民、利民、惠民的政策,保障了老人们养老金的正常领取。
社保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梳理待遇领取人员信息,筛选、登记因身患疾病或行动不便而无法到现场认证的老年人,随后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入户认证。
“张大爷,咱们现在开始养老认证,您把身份证递给我就行。”社区工作人员小车半蹲在老人跟前,将手机镜头调整到合适高度。随着系统提示音,他轻声引导:“您慢慢转头看镜头,对,眨眨眼……好嘞,这就认证成功了。”瘫痪卧床的张大爷在工作人员搀扶下微微坐起,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完成认证后,小车不忘替老人掖好被角,叮嘱道:“天冷注意保暖,有事随时拨社区24小时热线。”
针对无法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群体,社区创新推出“电话预约+线下专窗”服务模式。工作人员主动致电告知认证事项,指引其前往党群服务中心办理认证,并在服务大厅开辟绿色通道,配备老花镜、爱心专座等适老化设施,由社保工作人员全程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这种“线上提醒+线下兜底”的闭环服务,既避免了老年人因技术障碍错过认证,又通过人性化服务让政务办理更有温度,切实做到认证服务“零距离、全覆盖”。
仁华家园社区通过“上门认证+定点服务”的双轨模式,不仅保障了养老金的精准发放,更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温度。这种“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贴心举措,既彰显了基层治理的人性化关怀,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生动实践。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通过智慧助老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切实解决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难题,让更多银发族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感受到“适老化”改造的温暖力量,用精细化服务托起幸福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