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文静)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典型案例及2024年第10期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合规使用银行卡,警惕成为赃款转移“帮凶”。
不法分子为了使赃款逃避追查,需要将赃款“洗一洗”,多手转账、分散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卡是重要的流转渠道。如果消费者对风险认识不足,随意将银行卡交由他人使用,极有可能无意间成为赃款转移、“洗白”的“帮凶”。
李女士是一名月嫂,在工作过程中,她收到了雇主刘女士的“请求”。刘女士说,她经营的贸易公司有部分跨境业务,需要将5万元经营所得资金转入李女士账户,再由李女士将5万元资金分别转出至指定账户。李女士虽然对这种操作感到疑惑,但碍于雇主情面,不好意思拒绝,便将自己银行账号提供给了刘女士。2024年3月18日,月嫂李女士收到了5万元资金到账提示,让她没想到的是,这笔钱还没有按要求转出去,警察就上门了,警方找到李女士,希望她协助调查。月嫂李女士这才得知这笔钱来自越南,属于境外涉案资金。因为涉及到涉案资金,李女士名下所有账户都被限制使用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量租、借、买来的银行卡,是不法分子“洗白”赃款的常用工具。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银行卡为不法分子转移资金。本案例中,月嫂李女士就因风险意识较低,轻信他人,帮雇主收钱,无意中成了赃款转移和“洗白”的“帮凶”。
河北金融监管局提示消费者,第一,拒绝出租、出借银行卡。把自己的银行账户提供给不法分子使用,即便是不知情的受害人,同样会面临账户被管控的风险,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他人提出借、租、买银行卡信息等要求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果断拒绝。第二,掌握安全用卡常识。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等,不借给他人使用。不随意丢弃刷卡交易凭条,不向任何人发送带有银行卡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图片等。不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不参与网络刷单。第三,积极举报银行卡买卖行为。自觉维护良好用卡秩序,发现银行卡买卖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有关证据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