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悦读·文史

太行山深处的艺术瑰宝

2024年11月19日

  ■渔家乐。

  ■西调秧歌。

  ■田兴花灯会。

  ■田兴花灯会。

  □文/邢建军 图/盖智勇

  

  “太行天下脊,万里翠微寒。”这里,西依太行山,奔流不息的滹沱河穿过全境。从石家庄先民在沕沕水依穴而居、狩猎采撷开始,这里的山水之间便注入了一种淳朴的自然之美和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太行山,青山叠嶂,林木葱翠,而千百年来接续传承的民间“烟火”,才是这翠帏绿幄间孕育和绽放出的天生丽质的“乡野艺术之花”。在浩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留下了亘古长存的历史足迹和地域文化。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而有着大自然恬静的灯火炊烟。渔家乐,西调秧歌,花灯会……一个个精美的非遗项目,穿过时空隧道,散发着原汁原味的民间味道,牵动着太行儿女心头最美丽的一抹乡愁。

  一

  “渔翁乐陶然,驾小船,身披蓑衣衫,手里持着钓鱼竿,船头站,提鱼在竹篮,金色鲤鱼对对鲜,河内波浪蛟龙翻,两岸垂杨柳,柳含烟,人唱夕阳残……”茶余饭后,当你漫步在平山县郜家庄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会观赏到一曲赏心悦目的传统歌舞,优美动听,时如闺阁惜春,缠绵委婉;时如莺歌燕语,脉脉温情;时如欢度佳节,欢快悠扬……这,就是太行山区的一朵歌舞奇葩——渔家乐。

  平山县回舍镇郜家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文化气息浓厚。明代末期,村人到南方经商,后来将当地渔家喜庆丰收的舞蹈“渔家乐”带回村庄,传承至今,成为省级非遗项目。

  300多年来,每到春节,“渔家乐”都要到各村巡演,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欢乐氛围。平山县自古以来就没有以打鱼为生的传统,为何出现了“渔家乐”这样的舞蹈?

  原来,明朝末年郜家庄村的村民到南方经商,看到当地人逢年过节肩挑花篮、手持彩扇、载歌载舞,很是动人,于是就请人传授带回家乡。先是父子祖孙相传,后来逐渐成了全村的一道“会”,即“渔翁会”。后来,“渔家乐”传播到远近各村,在平山扎下了根。

  “渔家乐”的舞蹈不仅动作舒展流畅、优雅动人,而且它的唱词也很文雅。“渔家乐”舞蹈共有九个角色,即老渔翁一人,肩扛鱼叉,满载而归;小生、小旦各四人,手持彩扇,身背花瓶,肩挑花篮,踩着锣鼓点,随乐曲边唱边舞。角色的扮相和戏曲相似,表演形式为行会和打场,小旦、小生基本步法为跟步,渔翁步法为“八”字形。

  “渔家乐”活动多在农历正月开展,由村中有威望的“好乐者”负责,选择村中聪明伶俐的未婚青年扮演角色,每到农历腊月初八后开始集训,由老艺人传艺,是农民们“闹红火”时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

  过街时,由渔翁领队,男女青年交错排列随后,成一单列行进,渔翁迈八字步,用夸张和滑稽的舞蹈动作呈现出快乐的心情。男女青年则且走且舞,时而单行成一纵队,时而成两队并列,时而又穿插交换位置,男女对舞。“打场”时,演员们在乐队伴奏下变换着不同的队形。常用队形有大斜排、一条线、二龙出水、剪子股、蛇蜕皮、大燕双飞和大团圆等。

  渔家乐的乐队由民间管弦乐、弹拨乐和打击乐组成。音乐曲调由民间曲牌、民歌、小调组成,有《八板》《小四景》《对花》《五哥放羊》等。

  郜家庄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村有渔家乐,风俗样样好,家庭多和睦,邻里少争吵,姑娘不摸牌,小伙不押宝,学扭又学唱……”“渔家乐”之所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除其艺术独具特色之外,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在平山县西部山区的许多村落,一直流传着唱秧歌戏的民风,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秧歌,本是民间的一个剧种,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而平山县一带的秧歌戏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称为平山西调秧歌戏。

  据《平山县志》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秧歌即风靡乡里,常因唱秧歌而耽误农事。因而,官方颁布禁令,可见当时十分流行。

  石家庄以东为东路秧歌,石家庄以西为西调秧歌,因所在地区方言不同,所唱秧歌腔调有别,因而有东西之分。平山秧歌为西调秧歌,又称大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只有武场乐器、鼓、锣、旋子、镖。它以“七唱八打九不闲,小袄套大衫,外加一坎肩,一唱门对门,二唱打地摊,行头自己做,人称包袱班”的演出形式呈现给观众。

  每逢年节,庙会有群众自发组成团体演出,几乎没有文人参加,因此全部为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授下来。和京剧相比,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唯独没有“末”。所演剧目,都是些民间琐事、传说故事、家长里短等轶闻趣事。因它是方言,乡音配土调,所以使人百看不厌,在当地颇受广大群众欢迎。

  平山西调秧歌的唱腔委婉动听,以多变的上下句词调和长短点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形成了通俗简练、易唱易懂、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常演的剧目有:《田二洪开店》《孙吉高卖水》《刘公案》《小八义》等50多个剧目。

  如今,每逢年节、庙会期间,西调秧歌在平山不少村还有演出活动,如刘家沟、柏树庄、白龙池、辛庄等30多个村。为了抢救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近年来,平山县经过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平山西调秧歌戏已经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调秧歌在吸取地方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山地方戏曲形式。

  三

  从农历正月十四持续至正月十六,在平山县西大吾乡田兴村,暮色降临,一年一度的花灯会精彩上演。转灯、鱼形灯、龙灯、走马灯等各类花灯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村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带着自制的花灯,聚拢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准备花灯游行。

  平山田兴花灯会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流传于西大吾乡田兴村一带,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活动以元宵节为时间背景,是以花灯展示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独具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田兴花灯会融合了剪纸艺术、编织技艺、武术竞技、戏曲艺术、孔明灯制作燃放、火流球制作、木炭烧制、舞龙制作等多项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蕴含着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社会观念和民族文化特质。其民俗内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可以发展民俗旅游,带动传统文武会、戏曲等多项文化产业发展。

  该项目的显著特征:一是时值春节、元宵节,村民农闲,阖家团聚,年味浓郁,格外喜庆热闹;二是以花灯为亮点,兼有火流球、种地舞等十多种民俗形式,丰富多彩,娱乐性、观赏性极强;三是所用道具花灯、火流球、楼车、舞龙、木炭等都是村民自制,参与者众多,群众参与性强;四是“上岭”、走街串巷的次序和路线相对固定,具有显著的流动性。

  “花灯会”队伍如一条长龙,上下起伏、蜿蜒游动。万盏花灯绕山转岭,如银河落地,沿东坡徐行而下,转街集游。

  华灯初上,花灯队伍从田兴前岭西坡列队上岭。在岭顶表演火流球等民俗花活,然后列队沿前岭东坡下岭,进村串街、举灯赏月、表演民俗节目。

  花灯会兴起缘由,据传是村民们认为不详之物惧怕灯火,花灯可以驱邪减灾,为了祈福避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兴起了在腊月、正月期间自制花灯以及火流球、孔明灯,在元宵节开展花灯登临前岭、燃放孔明灯和走街串巷等活动,自制花灯有转灯、春字灯、牌匾灯、鱼形灯、西瓜灯、谜语灯、孔明灯、龙灯等数十种。后来,这项活动固定在了元宵节前后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每次花灯会约有一两千人、3000多盏花灯登临村南前岭,穿走村内主要街道夜游。登临村南前岭,俗称“上岭”。

  最后,夜游队伍及花灯、火流球汇聚到村中戏楼前,演出自编自演的种地舞、舞龙灯、耍火流球、扭秧歌等各种民俗节目。在花灯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又增加了文武会、踩高跷、唱大戏、跑旱船等民俗内容。后来,田兴花灯会还吸引了不少邻村村民参加到田兴“上岭”夜游的队伍中来。久而久之,田兴花灯会成了方圆数百里内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游行队伍中,火流球表演者手持韧绳中部,借强大臂力将绳子两头铁笼中的炭火在空中旋腾飞转,如金蛇狂舞、红龙吐焰,效果极佳。花灯下岭后,扭秧歌、划旱船、舞龙灯、抬花轿、尤家庄高跷等各种社火穿插其间,满街欢腾,将“花灯会”气氛推向高潮。2019年,平山田兴花灯会列入河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11-19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85633.html 1 太行山深处的艺术瑰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