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南开宇)多年同事又同住一个小区,石家庄闫女士与邻居王女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然而,王女士拿了闫女士的钱给其办事不成,这对姐妹因委托合同纠纷于近日闹上法庭。
闫女士与邻居王女士是多年的同事,工作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加之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关系非常好,平时以“姐妹”相称。
2022年,闫女士因身体不佳,想提前办理病退手续,又因各种材料不完善迟迟办不成。一次聊天中,闫女士向王女士诉说了这件事,询问王女士是否能帮帮忙。王女士一口答应:“没问题,咱有关系,能办但需要花点钱。”闫女士很高兴,当即回家筹措了35000元交给了王女士,对方承诺“一定办成”。
转眼时间到了2024年,这期间,虽然闫女士一直在催促王女士“办事”,但王女士却以种种理由拖延。闫女士不想再等,也不再相信王女士的各种理由。今年10月,闫女士一纸诉状将王女士诉至裕华区人民法院。
近日,裕华法院将该案分流委派给方村法官工作站的调解员杨美霞进行诉前调解。拿到案件后,杨美霞先对案卷内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熟悉了案情后,便将原告闫女士约到了法官工作站。
“这钱是用来办理退休事项的,但是她既不办事,钱也不还我,我现在的诉求就是要求她把钱还给我。”闫女士说。杨美霞审查了闫女士手中的收条并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闫女士的陈述过程中,杨美霞了解到此事夹杂着朋友关系、邻里关系,有情感问题也有利益问题,如能调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调解是能够彻底化解双方矛盾和心结的‘最优解’,我一定用我的耐心和细心,尽心为他们化解矛盾。”树立了这个信心和决心,杨美霞采用“一看二听三释法”的三步走调解法,对该案开展了调解工作。
送走了闫女士,杨美霞又约来了王女士。王女士也认可确实没有给闫女士办成事,但也花了一些钱,所以认为闫女士要求把钱全部退还不合理。杨美霞适时让王女士明确了调解意愿,并引导其确定了合理的预期,同时劝说她要珍惜与闫女士多年的朋友关系,切莫因一时的利益毁了一世的友情。王女士表示,尊重调解员的建议,愿意与闫女士协商解决。
在取得双方的信任后,杨美霞将双方约到了法官工作站,从法、理、情的角度,为双方分析了案情,讲解了法律规定,并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名誉成本、法律成本等各个方面一一进行了分析,让双方都认真考虑、仔细衡量。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王女士将35000元分期偿还闫女士,两人随后签署了调解协议。
调解达成,双方都松了一口气。“杨调解员,真的太感谢你了,这件事困扰了我两年了,心里那个堵啊。今天终于解决了,我这心里也敞亮了。”裕华区人民法院方村法官工作站内,传出闫女士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