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悦读·品鉴

诗词里的 中秋情韵

2024年09月15日

  

  □高低

  

  “中秋”二字,其深厚底蕴可追溯至汉代典籍《周礼》,而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则在初唐的月光中悄然萌芽,于宋代绽放至鼎盛,至明清时期,更被赋予了“团圆”这一温馨且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从远古的“迎寒祭月”仪式中蜕变而出,成为今日我们共襄盛举的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的深深依恋与对月的无限遐想。

  秋风送爽,皓月当空,每逢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无数文人骚客的心海便泛起层层涟漪。他们挥毫泼墨,以笔为舟,以墨为帆,将对家的深切思念、对月的浪漫情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融入诗词之中,让后世之人能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情与雅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水调歌头》以豪放之姿,引领我们步入那个中秋之夜的心灵之旅。他面对皓月,既探寻着宇宙的奥秘,又深思着人生的哲理,那份超脱世俗的向往与对亲人深深的依恋交织成篇,最终化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温暖了每一个漂泊异乡的心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则以温婉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海天一色、月华如练的壮丽图景。诗人立于海边,望着那轮从海平线升起的明月,心中涌动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他相信,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在同一片星空下共享这轮明月,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感共鸣,为孤独的心灵带来了慰藉与安宁。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则以清冷幽静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静谧场景。月光如银,洒满庭院,连树上的乌鸦都已栖息,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那清冷的露珠悄悄润湿了桂花。这样的景致,不仅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思念,更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则以“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开篇,将中秋之月比作经过精心打磨的飞镜,既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与清澈,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他借酒消愁,却又不失豪情壮志,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豪迈之语,表达了扫除一切障碍、让光明普照人间的决心与信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之夜,秋意渐浓,清辉如雪,一叶扁舟承载着谁的乡愁?古道西风,瘦马踽踽,一轮明月又照亮了多少归心似箭的旅人?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让我们放慢脚步,泡一壶清茶,品读几首诗词,让心灵在诗词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感受那份源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美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2024-09-15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78901.html 1 诗词里的 中秋情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