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悦读·风物

铜镜之上的千年月光

2024年09月15日

  ■“犀牛望月”铜镜(一)。

  ■“犀牛望月”铜镜(二)。

  ■“唐明皇游月宫”铜镜。

  ■楼阁庭院人物铜镜。

  我国古代铜镜多为圆形,用来照人的镜面通常为金黄色,故也被用来象征月亮(满月)。正因如此,月宫传说才会成为中国古代铜镜的重要题材。铜镜之上,不仅有嫦娥、玉兔、月宫等形象,也承载着深厚的中秋文化意蕴。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铜镜中,能看到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神话和动人传说。这些凝结了时代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的铜镜,成为富有特色的传世珍品。

  □文/图 李立华

  “犀牛望月”铜镜

  “犀牛望月”题材的铜镜较为常见,河北博物院2023年举办的“镜·相——中国古代铜镜展”中,曾展出过两面院藏金代“犀牛望月”铜镜。

  “犀牛望月”是一个成语,最早见于春秋末期道教哲学家尹喜所著的《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意思是说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的,由此比喻见识不够全面。不过,这只是“犀牛望月”最初的含义,后世流传更广泛的寓意为翘首企盼。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有记:“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吕东莱的人藏有一条犀牛角制成的腰带,纹理十分细密。每月逢十五,腰带上有个地方隐约能看到月影,估计是犀牛望月时间过久,月的影子印到了它的角上。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的“灵犀”,指的是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由此比喻双方心意相通,彼此能够心领神会。在古代,犀牛被认为是灵兽,宋代邵雍《梦林玄解》一书中,“梦占·犀牛涉大水吉条”云:“犀之为物,上能通天,下能分水。”由此可见,“犀牛涉大水”象征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吉兆,人们将祈求长寿、福禄、科举、财富的美好愿望寄寓其中。“犀牛涉大水”也成为“犀牛望月”的经典构图,在宋金时期广为流行。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两面金代“犀牛望月”铜镜,纹饰都包含水、牛、月等元素。但是,一面铜镜中的月亮为弯月,另一面为圆月。其中,月为弯月那面铜镜为圆形、圆钮,钮两侧波涛起伏,各有一仙人衣带飘舞,腾云驾雾。铜镜上部天空中祥云缭绕,一弯月牙浮于其上。钮下一牛跪卧小洲之上,望着水中月亮的倒影。整幅画面水天相接,翻滚层层波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面铜镜,人物造型灵动飘逸,画面烟波浩渺之感鲜明,具有当时典型的造镜特征。另一面铜镜为菱花形、圆钮,有纹饰的一面铺满水波海浪纹,一轮圆月隐于流云之中,一犀牛立于山石之上,正在仰首望月。

  楼阁庭院人物铜镜中的“女子拜月”

  河北博物院藏宋代楼阁庭院人物铜镜,圆形圆钮,浅浮雕楼阁、人物、花草、树木等等。画面左侧矗立一座结构复杂的楼阁,台阶、门窗、栏杆等构件历历在目。右侧假山石畔,几丛花草争奇斗艳。铜镜上方,一棵高大的垂杨柳依傍着阁楼,似与天齐。天边,云层托起一轮圆月,掩映在杨柳枝头,让人联想到“月上柳梢头”的诗意。铜镜下半部正中,一身穿长裙的女子正在焚香拜月。香炉内香烟袅袅,拜月女子体态娉婷,全然一幅花好月圆的太平景象。

  据考证,对月亮的朝拜仪式自周朝开始岁时化。有民俗专家认为,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但是,拜月仪式最初是专为少女设立的,她们向嫦娥祭拜许愿,祈求相貌美丽。每逢月圆之夜,女子将桌案放到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摆上供品与香炉。有的地方,还有女子对月问吉凶的习俗,俗称“请木杓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嫦娥在广寒宫孤单寂寞冷,每逢中秋节就格外怀念人间温情,便在这一日将宫中珍宝撒下,谁捡到谁就能得到幸福。

  “唐明皇游月宫”铜镜

  “唐明皇游月宫”是较为常见的铜镜题材,制作年代以宋、金、元居多。但是,现藏于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该主题铜镜,画面内容虽颇为类似,构图及装饰细节却并不雷同。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唐明皇游月宫”故事铜镜,为比较少见的八瓣菱花形。更为与众不同的是,每个菱花瓣内,又各饰一组卷云纹,由此强化祥云缭绕的仙境。镜钮为圆形,圆钮右上方半露一座楼阁。阁楼门开一扇,站立一人。楼阁的斗拱、梁柱、鸱吻、门钉等建筑构件,均刻画得细致入微。圆钮左上侧,一株高大的桂树与楼阁并立,树叶茂密,高耸入云。圆钮之下,小桥弯弯,流水潺潺,但水流的体量并非溪流,而似江海。桥头有一人,弯腰拱手作迎客状。桥上站立一人,头戴峨冠,身穿长袍,好像刚(从画面外)来到这个地方,正在向桥上为他引路、迎接的侍女表示感谢……此人即为唐明皇李隆基。这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又称“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

  这面铜镜,将宫殿、山石、树木、拱桥、江海等意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峨冠男子与迎接者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某种叙事性,完整传达出“唐明皇游月宫”故事的全貌。从人间飞升上天的唐玄宗,踏江渡海而来,美轮美奂的广寒宫已向他打开了宫门,一段浪漫传说由此拉开序幕。

  从已知文献看,“唐明皇游月宫”这桩奇闻在唐代中期已经流传,最早记录在柳宗元的《龙城录》中,《唐逸史》等典籍也有记载。故事说的是唐朝开元六年八月十五,玄宗李隆基和申天师、鸿都客一同在宫中赏月。皇宫中彩楼林立、灯火辉煌,李隆基心中非常得意,认为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美景。岂料,申天师却对此微笑不语。见玄宗有所不解,申天师让他闭目片刻,暗自作法。等再睁眼时,三人已浮在云中月亮之上。不一会儿,经过一座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顿觉寒气逼人。原来,眼前这座宫殿上书有匾额“广寒清虚之府”。漫步其下,可见“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玄宗心中向往,想要再仔细观看这些仙人的游戏。但是,宫殿射出翠色冷光,让人不寒而栗,难以靠得太近,只能继续远观。远远看去,只见“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玄宗被这天上的乐曲声深深打动,暗中将曲调牢记在心。申天师见玄宗看过了高冷的月中广寒宫,便又施展法术,三人顿感脚下生风,宛若从梦中惊起……再一睁眼,已经回到皇宫之中,天宫一夜游随之结束。随后,唐玄宗一直沉醉在难得的上天体验之中,完全凭着记忆,把月宫素娥翩翩起舞的曲子默记出来,取名《霓裳羽衣曲》。当然,关于乐曲《霓裳羽衣曲》的起源,是有确切史料可以查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凉州进献的西域《婆罗门曲》改编而成,“霓裳羽衣曲”之名经玄宗润色修订。

  另据《旧唐书·玄宗纪》,民间中秋节赏月及馈赠月饼习俗,源自玄宗的生日“千秋节”。史载,唐玄宗生日在八月初五,他在位时曾将此日的前后三天定为“千秋节”,届时不但举国休假庆祝,他还会与群臣互赠铜镜以示庆贺。此番情景,有玄宗的《千秋节赐群臣镜》诗可以为证:“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这种千秋节赐予群臣的铜镜,被后世称作“千秋镜”,全国各地都有出土。

  玄宗禅位之后,千秋节渐渐没落。中秋节,却在唐代中期以后逐渐兴盛起来。只不过,中秋节比千秋节稍后,时值月亮最圆的八月十五。另外,中秋节百姓互赠月饼的习俗以及月饼本身的形状,也让人联想到千秋节君臣互赠铜镜之俗。

2024-09-15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78896.html 1 铜镜之上的千年月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