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今日重点

(上接02版)

2024年06月17日

  (上接02版)我们必须持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产业加速集聚 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产业集群是由大量具有产业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在地理上靠近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作为政府引导产业资源配置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既是区域间进行产业分工合作的关键纽带,同时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产业兴则城市兴,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带动城市发展,是提升石家庄市竞争力的关键。

  园区是培育产业、壮大产业、集聚产业的主阵地。“以前,园区边界不清,园内项目无序生长,造成企业零散分布,不仅配套服务成本高,还影响群众生活。”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文富介绍。针对这一问题,石家庄明确了“房地产开发为产业发展让路、插花式开发为集中开发让路、土地供应优先保障产业所需”的思路,专门拿出1.47万亩土地用于产业发展,布局了医药研发创新孵化区、创新生物药及CXO产业区、医药制剂产业区等,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持续优化医药产业功能布局,构建了以石家庄高新区研发孵化高端生物医药核心区、经开区生物医药生产加工集聚区为重点,以栾城区现代中药、赵县生物发酵、晋州市生物医药中间体为配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两主三辅”产业集群。

  产业链水平是产业质量效益的重要内容。华普生物落户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看好的就是这里“研发—中试—生产”的全链条体系,企业投产后进一步吸引了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近期又与30多家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进行了洽谈对接,内容覆盖从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到上市销售的新药全生命周期,产业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近年来,石家庄坚持打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组合拳”,加强链主企业培育,健全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串“珠”成“链”、结“链”成“群”。“以前四处求着项目来,现在好项目纷至沓来。”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丁飞燕感慨。   

  为更好服务企业,石家庄最大限度降低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检测、金融服务等中间成本。2023年以来,石家庄以“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科创、投融资、担保、市政“四个平台”建设,加快“能源岛”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省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审评中心、动物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入驻国际生物医药园。轩竹生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资金压力,通过园区的投融资平台在A轮融资中获得9.63亿元资金,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一品生物副总经理王晨光说:“以前我们都是依托外地第三方公司进行样品检测,费钱、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这些服务平台,我们在园区就能一站式实现委托检测。”此外,石家庄落实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能成本等政策,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加快发展。2023年以来,全市共成交生物医药产业用地11宗,降低项目用地成本1.69亿元。

  工业技改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产业集群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石家庄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实现了技术升级进步、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和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爱尔海泰制药充分利用冻干制剂GMP生产线软硬件优势,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优化了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提高30%,单位万元产值能耗降低12%,实现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跃升。近一年来,石家庄滚动实施了146个生物医药技改项目,带动整个产业生产水平实现了提档升级。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2023年,石家庄签约生物医药产业亿元以上项目106个,总投资570.6亿元;安排生物医药产业省市重点项目47项,平均单体投资规模超10亿元。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石家庄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上还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集聚不快、产业内部协作紧密度不高等短板弱项。下一步,要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培育具有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

  优化发展“软环境” 打造产业“硬支撑”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并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企业投资最看重的要素,也是影响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营商环境好不好,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是群众和企业感受出来的。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支撑,让生物医药企业心无旁骛抓科研、做实业、谋发展。为此,石家庄把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202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出127条创新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作为“健康+”产业生态圈的代表项目,康誉医疗产业园项目选择落地石家庄,除了这里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外,还看中这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其产业园项目实现2小时洽谈,24小时签约,一周开始供地,拿地即开工,企业切实体会到了高效服务。石家庄还瞄准企业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座谈会、恳谈会,建立数字化助企服务平台。森朗生物副总经理高飞说:“2023年10月我们企业启动细胞治疗产品商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后,园区主动靠前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用最短时间帮助完成用电改造。”石家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智能AI审批改革,全流程网办率达到100%,审批效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近三年,石家庄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各项优惠472.6亿元,其中生物医药行业11.3亿元。2023年,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7.2%。

  石家庄推行招投标领域专家盲抽、技术标盲评“双盲”评审改革,让国企民企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双盲”评审项目8000多个。石家庄在招投标中从制度层面打通堵点卡点的评审流程再造,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保证评审结果公正、透明,打消企业“陪跑”顾虑,让真正“硬核”的技术获得更多支持。我们将持续推动各项便民利企政策迭代升级,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打造投资福地、兴业沃土。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并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石家庄深刻感悟“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2023年11月出台了涵盖产才融合发展、创新引才渠道、人才奖励激励等六个方面的“15条人才新政”,面向全球广揽英才。京津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是石家庄合作引才的重要区域。“15条人才新政”出台的当月,石家庄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地石家庄。石家庄实施人才绿卡综合性提升工程,为来石家庄发展的各类人才发放人才绿卡,在住房、就医、交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待遇,消除很多后顾之忧。目前已有近2万人获得市级人才绿卡,其中生物医药领域1552人,累计培养引进生物医药领域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等高端人才115人。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用得好。石家庄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制,激发科技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效能。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发布“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榜单,10个生物医药领域项目成功获得技术支持。石家庄四药集团一直进行渗透泵制剂研究,但由于核心关键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相对复杂,迟迟没有突破。2023年“揭榜挂帅”制让企业发生转机,需求发布后就有知名科研机构揭榜,经过科研人员一年多联合攻关,研发成功了能在体内均匀恒速释放药物的口服渗透泵控释制剂。   

  实干抢抓机遇,担当书写未来。近年来,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6家,营业收入达到1078.6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12.3%。全市已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引领、化学药为主体、现代中药为特色、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涵盖研发、生产、流通、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体系,以石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药企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排名逐年上升。迈上新征程,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为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研发生产更多中国好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6-17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69092.html 1 (上接02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