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路
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清明节的来历和形成,据考证源自两个方面:自然界的景致和历史传说故事。
西汉时期的著作《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卷三·天文训》云:“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分成三候,五日为一候,各候均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书中对清明的描述是:“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的三候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音如,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三候虹始见。也就是说,在清明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都回到了地下的洞中,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光绪年间成书的《燕京岁时记》引用《岁时百问》中的一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些史书的记载与描述基本一致,且同自然界的景致完全吻合。清明之际,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气明朗,冰雪消融,草木萌发,桃李初绽,万物欣欣向荣。
一
另外,读到、听到最多的是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关的说法,甚至有些文章还显示,清明节即源于寒食节。
史籍记载的寒食节的梗概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焚烧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笔者赞同将自然界的景致确定为清明节的说法。换言之,“清明”只是古人用来标识物候、分别季节、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坐标,是“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尚书·尧典》)古老思想的具体实践而已。每年到了清明节,广大老百姓晓得“清明时节雨纷纷”,极少问津“割股啖君”的介子推。
清明节正值风和日丽、花红柳绿、春光无限之际,也是文人骚客挥毫泼墨、诗情大发、文思泉涌之时。据考证,我国古代书画领域内的压卷之作《兰亭序》和《清明上河图》,就是清明时节孕育而成的杰作代表。另据专家统计,仅仅《全唐诗》中,专门描述清明的诗作就有300多首,宋元明清以来的清明诗词、祭文更是浩如烟海,难以计数。
二
清明节期间,举国上下要开展许多活动。最普遍、最流行的三大活动是: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春耕春种。
清明祭祖扫墓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予以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宋代著作《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另据明代著作《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参与的事儿,数日内,郊野之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在乡下老家,清明节祭祖扫墓有“早清明”的讲究。于是乎,上坟烧纸在清明之前就开始了,通常要持续十天半月。每家每户的男人和已出嫁的姑娘都要到祖坟上祭祀扫墓,以报养育之恩。其间,将坟头培上新土……亲情浓浓,孝心可鉴!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成为各地学校的重要议程。学生们为革命先烈敬献一束鲜花,深深鞠上一躬,诵读歌颂革命先烈的诗文,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这些都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和有效举措。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称春游、探春、寻春等。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游赏青青原野,也算是转换心情的一种方式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经过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求。晋代陆机有诗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宋代程颢《郊行即事》诗曰:“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即是对当时人们踏青郊游的生动写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代韩翃《寒食》)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缘于此,我国民间长期保持并盛行着清明踏青郊游的习俗。为了顺应民间习俗,我国将清明节设为了法定节日。
正值春光明媚、风景无限之际,又是法定节假日,故此,踏青郊游便成了清明节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家乡一带,清明时节桃花盛开,梨花怒放,樱花吐艳……真是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南有赵州大石桥、北有正定大佛寺,还有圣地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年年清明郊游,年年游不够!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森林公园、植物园、采摘园……也已成为人们清明踏青郊游的向往之处。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在这些美丽乡村中,不仅有风情小镇,更有乡土古村落。与此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不同风格的“农家乐”“休闲游”等主题庭院,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乐,更有黄发垂髫往来耕作之情。无与伦比的田园风景、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清明假日踏青郊游搭建着平台,拓展着空间!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宋代黄庭坚《清明》)到了清明,天气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农田里便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所种植的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总之,清明节无论在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还是在二十四节气中,都发挥着独特的,甚至无法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说,重视、珍惜并过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旧闻辑录
李清照的“秋千”情
□路来森
年轻时的李清照,可谓大家闺秀,生活富足、自由,有闲时,更有闲情,故而喜欢荡秋千,更喜欢写荡秋千的词,可谓有一种“秋千情结”。
第一首写荡秋千的词,应该是她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据说,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前相亲时之作”。若果真如此,那位“来人”,就是她未来的夫婿赵明诚了。
荡过秋千的李清照,正在专心整理自己的薄衫,蓦然回首,却发现有人来了,于是有点狼狈,竟然只穿着袜子就羞答答地跑开了。不过,终是有情人,终是知情人,不忍离开,只好装模作样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羞答答的李清照,小儿女情态,栩栩然,真叫人爱煞。
一个秋千架,一曲“婉约情”,让人低徊不已,情事流芳千古。那秋千架,也就成为了李清照的一枚爱情的印章。
古代的寒食节,有荡秋千的习俗,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的一首《浣溪沙》,就是写寒食节荡秋千的,词曰:“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首词是李清照寒食日的即景之作,上阙写室内生活情景:香炉中,燃烧着名贵的沉水香,香烟袅袅,氤氲一室。人却慵懒地躺在床上,以至于枕头掩埋了头上的花钿。何以会如此慵懒?下阙写室外的环境,就交代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天气由晴转阴,虽是玩过了斗草游戏,虽是依然柳絮飘飘,但已是黄昏,春雨打湿了秋千,也就不能荡秋千了——一种失落感,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油然而生。
最是“黄昏疏雨湿秋千”一句,写尽了作者的寂寥和落寞。何以会如此?也许,少女心事,也只好付与这疏雨中的秋千了。
等到再次写寒食节荡秋千的时候,李清照已嫁为人妇。但夫妇俩聚少离多,于是,一首《怨王孙·春暮》,就表达了自己独居汴京的一番离愁别绪、一份孤独落寞。词曰:“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此时,赵明诚在外做官,李清照独居都城汴京(帝里),她朝思暮想的就是盼望着赵明诚有书信传来。但却“暮天雁断”“远信谁传”,书信迟迟不到。庭院深深,李清照徒然愁肠百结,眼望着台阶上的春草,真有一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无奈和怅惘,于是,只好“恨绵绵”了。寒食日,李清照站在她的闺楼上,于是就看到了“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的景象。
巷陌人静,秋千亦静,这是何等幽静的环境啊!此时,明月斜照,皎洁的月光,浸透了梨花,梨花白,月光下的梨花更白,这又是何等美丽的景象啊!
这样的一种美丽景象,本来是应该与自己所爱的人共享的,怎奈天人相隔,各据一方,真是辜负了这大好时光。静静的秋千,谁人去荡?以乐景写哀情,美好风景之中的李清照,恐怕愈加愁绪万端了。
本版向读者朋友征稿,内容包括石家庄乃至河北的人文历史、节日习俗、民俗来历等,可配发相关图片,来稿请发送至电子邮箱:zzmjz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