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生活·乐游杂志

带你领略石家庄非遗中的鼓乐风采

2024年02月28日

  近日,全国鼓王大会展演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在石家庄正太广场精彩上演。来自石家庄市10个区县的14支优秀鼓乐表演队伍同台竞技,向市民展示了石家庄悠久璀璨的鼓乐传统艺术的魅力,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正定常山战鼓,还有省级非遗项目赵县背灯挎鼓、市级非遗项目宋北战鼓等。本期专刊就带您走近这些石家庄非遗项目中的鼓乐传统艺术,感受其中的精髓与魅力。

  本报记者 马冬

  

  常山战鼓: 千年传承 蓬勃出新

  

  常山战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据《正定县志》记载,常山战鼓最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盛于民间,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所在地,故而得名。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锣等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其编制小则几十人,多至几百人不等。常山战鼓不仅旋律磅礴,表演套路也十分多样,多达9章72套,同时曲牌繁多,大多由单独的锣鼓段子连结而成,样式极为丰富。

  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由正定弘文中学表演的《龙腾盛世》和正定县东杨庄张书社战鼓队表演的《常山战鼓》铿锵有力,两支表演队虽然展示的都是常山战鼓,但是队员服装、表演形式却是个性鲜明,体现了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其中,正定弘文中学表演的《龙腾盛世》最终夺得“金鼓王”。

  

  背灯挎鼓: 鼓声振奋 敲响300多年

  

  背灯挎鼓是省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赵县南寺庄挎鼓队表演的《背灯挎鼓》一出场,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节目最终一举夺得“金鼓王”的殊荣。

  赵县南寺庄村的背灯挎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因表演者腰挎小鼓、背后背灯表演而得名,它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背灯挎鼓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灯挎鼓阵容宏大,敲击时节奏明快,韵律激昂,声震八方。起初,南寺庄的背灯挎鼓由一面高1米、直径1.2米的牛皮鼓和16面腰挎小鼓组成,另有背灯16盏、青铜击打乐器40副。300多年来,背灯挎鼓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改进。每逢演出,场上大旗猎猎,大鼓领鼓,小鼓回应,铜铙、铜钹随其伴奏,振奋的鼓点、威风的呐喊,南寺庄背灯挎鼓艺术已融入南寺庄人的血脉之中。

  

  藁城战鼓: 源于唐朝 雄厚铿锵

  

  藁城战鼓是省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由藁城区金钹战鼓队(南黄家庄村)表演的《金钹战鼓》率先登场,气势磅礴、钹花翻飞、活力四射,现场的激情迅速被点燃。

  藁城战鼓相传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兴盛于清末民

  

  初,是藁城区农村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旧时藁城战鼓主要用于祈雨拜庙,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重大节日时的庆典表演节目。藁城战鼓是以大鼓、锣、镲为伴奏,以钹为舞具又兼伴奏的群体舞乐艺术。舞钹队员以武术动作表演舞蹈:跳、跃、翻、滚、闪、展、腾、跨、转、挪。鼓具套路节奏欢快,激烈喜庆,鼓声雄厚壮阔,如春雷滚滚,钹音律动铿锵清脆,优美动听。

  

  白佛花钹: 铜钹翻飞 刚柔相济

  

  白佛花钹是石家庄市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长安区白佛花钹队带来的市级非遗项目《白佛花钹》以舞钹为主,表演时铜钹翻飞,营造出吉祥喜庆的气氛,最终夺得“银鼓王”。

  提起白佛花钹,远近闻名。以滹沱河为界,“北有常山战鼓,南有白佛花钹”。石家庄市长安区白佛村是白佛花钹的发源地,白佛花钹是以“舞钹”为主,以鼓、锣、钹等多种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伴奏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白佛花钹表演以钹为道具,表演中以大鼓、锣等为伴乐。大鼓为魂,声震九霄。以“舞钹”为特色,有几十个表演动作,舞起来既粗犷豪放,又刚柔相济,伴以跑旗穿梭奔走,队形多变错落有致。白佛花钹队已经成立了将近50年,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的重大庆典和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韩通战鼓: 源于明代 风格鲜明

  

  韩通战鼓是石家庄市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由石家庄市高新区宋营镇韩通民间艺术团表演的《韩通战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融入当地六七岁小学生表演的韩通花杆舞后,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最终夺得“银鼓王”。

  韩通战鼓是流传于石家庄市高新区宋营镇韩通村的一种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相传源于明代,鼓点紧凑欢快、悠扬激越,似小河流水,又似万马奔腾。鼓、镲、锣配合默契,悦耳动听,队形在悦耳的鼓镲声中不断进行变化。韩通战鼓多次参加石家庄鼓王争霸赛,成绩优异。2019年,韩通战鼓在原有表演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表演形式——韩通花杆舞,花杆舞是流行于高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与战鼓表演相结合,为现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享受。

  

  宋北战鼓: 融入课堂 创新发展

  宋北战鼓是石家庄市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高新区郄马镇宋北社区表演的《宋北战鼓》粗犷豪放,鼓舞士气,最终获得“铜鼓王”。该项目年龄最小的鼓手只有6岁。项目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目前已成为当地小学的校本课程。

  宋北战鼓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高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鼓乐品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宋北战鼓创新传承方式,在宋北学校成立宋北战鼓雏鹰队,学校将“战鼓”技艺融入课堂,在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加入此项内容,作为必修课,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出一批批鼓乐新人,对宋北战鼓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大西帐小鼓: 韵律清晰 明快有致

  大西帐小鼓是石家庄市高新区区级非遗项目。在石家庄第十届新春鼓王争霸赛上,高新区太行街道大西帐小鼓队表演的《保丰迎春》压轴登场,鼓手们用韵律清晰、明快有致的鼓点,与观众共贺丰收喜庆,祈福祝愿。该节目在比赛中夺得“银鼓王”。

  大西帐小鼓历史悠久,节奏明快,鼓点清晰而又富于变化,极具表现力,寓意美好、和谐、祥和,深受群众喜爱,2019年由石家庄市高新区管委会批准入选高新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去年9月份以来,石家庄市高新区组织区级非遗项目大西帐小鼓常驻高新区第四小学,开展非遗特色课程进校园,让传统技艺在小学校园“活”起来。学生们在大西帐小鼓主要传承人薛志梅、王银桥的指导下,听节奏、练招式,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目前,高新区第四小学的非遗鼓乐队伍已经有50余人。

  

  图片由石家庄市群艺馆提供

2024-02-28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56840.html 1 带你领略石家庄非遗中的鼓乐风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