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涅
在我国古代,除夕吃饺子的风俗,盛行于北方,近代南方许多地方也有吃饺子的习惯了。徐珂所撰《清稗类钞》记载:饺子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蒸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饺子馅分荤素两种。河北民歌《卖饺子儿》唱道:“葱丝、姜丝、牛肉丝,弓弓腰的小虾米,香油调馅子……”这指的是荤饺;“针芹、木耳加粉皮儿,真正好滋味”,则指的是素饺。荤馅、素馅是指加肉与否而言。在北方,通用的主馅是白菜、韭菜、葱、冬瓜、茴香、南瓜、萝卜等,配馅有豆腐、粉条、粉皮、鸡蛋、虾皮、虾仁、面饼(油炸)等,还配有适当的佐料,如姜丝、五香面(花椒、茴香面)等。
至于宫廷,对于饺子的讲究就更多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市食”一节中列了41种食品,“鹌鹑馉饳儿”名列第一;“蒸作从事”一节中列了65种食品,“大包子”居第三位,“鹌鹑馉饳儿”类似于饺子,“大包子”则是指蒸的大饺子。书中提到的包子馅有十种之多,即糖馅、豆沙馅、辣馅、酸馅、笋肉馅、枣栗馅等。
民间有许多关于饺子的谜语,表现出北方民众对“饺子”这一食品的喜爱。譬如:“南边过来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一群白鹅,漂水过河。红棍挑起,送到庙里”等等,就生动地刻画了“饺子”的形状、动态、色彩等。其中,“鹅”形容饺子形状;“跳下河”“漂水过”隐喻煮饺子的过程,真是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饺子作为我国的传统佳肴,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三国魏时,张揖《广雅》记载:那时的饺子叫“馄饨”,形状如饼;到了北齐,形状与以前的就不同了。颜之推说:“今之馄邬,形如偃月,形状与现时无异。”唐代根据其形状和煮炖过程,把饺子称作“偃月形馄饨”;北宋时根据馅料的不同,把饺子分为“臊肉双下角子”,或“细料馉饳儿”。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凡御宴至第二盏,多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那时御宴上的饺子是“双峰”的,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可能是宫中的特制,与民间的形状不一样。饺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许多别名,如扁食、馄饨、包子、牢丸、饺饵、饽饽、时罗角儿、粉角、角子、偃月形馄饨、细料馉饳儿、臊肉双下角子等。
饺子食用的场合极其广泛,过节、待客、婚嫁都离不开它。
过节 春节,辞旧岁、贺新年,吃了饺子长一岁。不管穷富,家家都要吃顿饺子。旧社会的贫困人家,即使吃不起白面饺子,也要吃顿杂面饺子,或者山药面、高粱面掺和榆树皮面包成的饺子,以此辞旧迎新,举家团聚,互相祝贺。在外地经商或工作的,这天要赶回老家共贺新春。《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面做角食之,谓之‘煮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示顺利,家人食之,则终岁大吉。”在北方民间,至今还有在大年初一所食的饺子中藏一硬币(或豆腐)的风俗,谓之谁吃到谁有福。古籍还说,元旦子时(即除夕晚上)包饺子,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因饺子形似元宝,又有恭贺新年发财的含义。
正月初五举家吃饺子,谓之“破五”。过了这一天,农民要下田劳动,商贾要开门营业,工厂、作坊则要开工劳作。有些地方的人们把这一天包饺子说成是“捏小人”,认为“只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小人要敬而远之。“捏小人”之际,也就无人串门,甚至连拜年也要错过这一天。
立春日,在民间有吃南瓜馅饺子的风俗。谚语云:“吃了隔年的瓜,活到九十八。”还说,此日吃了南瓜馅饺子可避瘟疫。
正月十二,农户吃饺子,谓之“捏老鼠嘴”,认为这样做,老鼠就不咬啃衣物了。
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等节日,在民间也有吃饺子的风俗。
待客 亲朋在春节来贺岁,要献上饺子,说是“年上的饭食”。老闺女回娘家,要把正月初一剩的饺子献上,说是“过年的饺子”。平时待客,酒席过后,在北方也多以饺子款待。
婚嫁 结婚通路时,娘家在食盆中要放36对饺子,象征“六六大顺”,双方发家致富,喜得贵子。新娘下轿拜天地之前,新郎、新娘要入洞房吃饺子,又称“对面饺”。新郎陪新娘回门,吃“三大顿”,也以饺子为首。娘家的平辈或小辈,在包饺子时故意包几个辣椒馅的献给新郎,意为娘家不是好惹的,有几成辣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