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宝军 通讯员 何卫东)龙年春节前夕,今年83岁的河北邢台“龙篆”书法爱好者滑振祥,创作了一组“福寿连篇 ·龙腾中华”书法作品,祝愿祖国龙腾盛世、国泰民安。他创作的这组“龙篆”作品,笔笔以龙首结体,兼具了意象书法和吉祥文化的双重意义。
在滑振祥老人家中,室内墙上、案头处处都是老人的书法作品,满室皆是墨韵书香。刚刚创作的作品“迎春送福”“龙”“福”“家和万事兴”“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还散发着墨香,只见一个个龙形篆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透着龙年奋发图强的精气神。
滑振祥自幼喜欢书法,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教学期间开始苦心钻研新兴书法字体——龙篆。“龙篆”书法是指在小篆的字体上加上创新的“龙头龙须龙尾”,每个字都似“龙”的形状,惟妙惟肖。他数十年如一日研习书法艺术,将龙的形象与传统书法艺术相结合,书写出的龙体篆书形神兼具,令人遐想无限。
“教学期间,我就对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喜篆书之秀美峻峭。”滑振祥拉开书案抽屉,拿出一个笔记本,里边记录着近3000个字的10种篆书写法,而这样的笔记本老人已记录了6个。滑振祥老人说,这上面有些篆书字体的写法很难见到,他希望能传承下去。
对于篆书的喜爱,让他不断钻研篆书写法。龙体篆书,顾名思义就是其字如龙,一笔就是一条龙。“我第一次见到‘龙篆书’,是1998年在一次书画展上,看到许万卿书写的‘龙篆体’扇面,细细品味,反复观赏,就再也忘不了。”滑振祥说,“龙篆书”的秀美峻峭深深吸引着他,就在那一刻他内心萌发了学习“龙篆书”的愿望。后来无论去书店看书,还是在家看电视,滑振祥所看的内容多跟书法有关,每年购买书法相关书籍的花费都在千元以上。他常常为了弄清楚一个字的写法,翻阅数本资料。经常拿上一张纸一根笔,钻到图书馆或书店一待就是半天,滑振祥被邻居笑说“老滑痴了”。
“练书法,尽管单调枯燥,可过不了这一关,要想有所成就,就只能是痴人说梦。”滑振祥对“龙篆”研习不辍,凭着多年的书法功底,经历十年研习,终有所成,收获颇丰。他曾在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赛中摘得老年组书法和诗词类双项桂冠,在多次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得过奖项。其书法作品曾被《中国书法大成》等十多种大型辞书收录及省内外报刊刊登。
“横、竖、撇、捺、点,‘龙篆’皆讲究引筋入骨,干净利落。写‘龙篆’最难的就是如何写好龙的眼睛,写出龙鳞的感觉,使整个字看上去具备龙的神韵。”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他期待更多人了解龙体篆书艺术魅力,并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创作‘龙篆’作品,既是表达自己的敬意,也是向即将来临的新年献礼。我将创作出更多的‘龙篆’作品,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滑振祥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