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悦读·档案

“腊八节”的文化习俗

2024年01月14日

  苗青 摄

  节俗文化

  □王二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俗称“腊八”。在我国古代腊八节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并形成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等习俗。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其实,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以祭祖祭神;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从先秦时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后演变为一种舞蹈)。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夏朝称腊日为“嘉平”,商朝为“清祀”,周朝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后相沿成俗。

  据考证,腊八节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如果把粥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会多结果实。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由于腊八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所以在民间盛传着不少传说故事。

  赤豆打鬼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修长城的传说 秦始皇修建长城,劳工们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劳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人饿死。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可吃的人们合伙积攒了一些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劳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作为纪念。

  纪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成习俗。

  

  历史名人的逸事趣闻

  

  由于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同,同样是吃腊八粥,历史名人的癖好也是千奇百怪。

  最感人的是范仲淹。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自幼丧父,生活十分清贫,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分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来衍生成一则成语“断齑画粥”。宋代释文莹《湘山野录》中有详细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同“划”)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范仲淹过惯了清贫的日子,以至于后来功成名就后也没改掉简朴过日子的习惯。每年的腊八,他通常只让下人买最便宜的原料煮粥,如红枣、高粱、黄米,很少加核桃、葡萄干等东西。用他的话讲“热肚皮而已”,只要喝粥能喝得肚子暖和就行。

  最古怪的是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直肠子,“满肚子不合时宜”,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在官场受打压排挤,左邻右舍有时也看不惯他。古时的腊八粥除了自己喝,还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以及作祭祀之用。但苏东坡性子执拗,没几个人愿意送给他腊八粥,他只能自己做。他诗书画三绝,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个奇才,但在持家过日子方面则是个“奇葩”,热衷于指挥下人做饭。经他指导做出的腊八粥常常不对味,但他却喝得不亦乐乎。

  最讲究的是唐伯虎。唐伯虎为人桀骜不驯,放浪形骸,他后来隐居在桃花坞,过着神仙般的快活日子。他对腊八粥情有独钟,不仅喜欢吃,还非常讲究。他喜欢用核桃、桂圆、白果、杏仁、花生,再加肉末做粥,有时会在核桃上刻上“福”字,希望自己喝了腊八粥能幸福安康,快活一生。

  

  腊八节的习俗

  

  因地域不同,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少腊八节习俗,选择流行广、影响大的四种习俗整理如下:

  喝腊八粥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流行于大江南北的饮食习俗。我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其中以古时北平的腊八粥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食材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熬,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泡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种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来泡腊八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节人们吃了“五豆”,来年会庄稼茂盛、五谷丰登。所煮的这“五豆”,除了自食,也赠给友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岁暮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碗普通的腊八粥,可能不如肉有滋味,不如山珍海味有意思,却藏着人间“知足常乐”的哲学。知足常乐的人,一碗腊八粥也能吃出安闲清福来。腊八清晨的粥要熬,人生的意义也重在熬。粥熬好后,清香扑鼻;人生熬到最后,就会开花结果。

  但愿我们的生活像腊八粥一样丰富多彩,日子像腊八粥一样甜甜蜜蜜。

  古今趣谈

  古人冬闲时节做什么

  

  □卜庆萍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入冬以后,农事渐少,余闲时光增多,古人称这段时间为“冬闲”。让我们走进历史,看看古人冬闲时都是怎么度过的?

  据资料记载,古人的冬闲时节,其实并不是闲着不去做事,在没有农事的冬日里,女性会学做女工,男性则习射练武,孩子们就选择冬学。

  女工,指女性要掌握的做针钱活儿的本事。唐宋尚宫《女论语·学作章》亦称:“凡为女子,须学女工。”做针线活儿称“妇工”“女功”“女红”等,皆是指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女性做的手工活儿。女工是持家过日子所必须的,如果针线活儿做不好,将来会影响家人生活,还会被邻居看不起。会做针线活儿是古代女性的一门必备手艺,也是做女人的基本功,冬闲时节,她们不再忙于农事,正是学做女工的最佳时光。古时女孩子可以坐下来,跟着母亲、姐姐们一起做针线活儿。

  冬闲时古代女性习女工,男性则“习射练武”。古代凡学生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通称“射礼”,是一种射箭技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法。《礼记·射义》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在中国古代,“射”是男人应掌握的一种技能,系一种“武德”。先秦时,各诸侯国对民间善射者都会给予奖励。《墨子·尚贤》中记载:“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意思是说,要使国家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让善射的人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民间更热衷于利用冬闲时间习射。到了西汉,由于“兵农合一”,朝廷更加鼓励民间冬闲时习射,以“教民以应敌”。唐朝开考“武举”科,武功好也能中举当官,更刺激了民间的冬闲习射热。《旧唐书·职官制二》曰:“居常则皆习射。”两宋时期,民间则出现了“弓箭社”“忠义巡社”等结社组织,其特点是农忙时忙农事,冬闲时便于“庄井附近便处”“教习武艺”。明清时兴盛的武术,就是在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明朝起,习武便成为冬闲一景,还出现了一批指导习武的专业书籍,如明朝程宗猷著有《耕余剩技》。

  冬闲时,古代孩子们则要上“冬学”。《新元史》载:“农隙使子弟入学。”“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南宋陆游的诗中也提到孩子冬学之事。但冬学与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同,它是利用冬闲时间组织起来的短期学习班,目的是启蒙教化。在古代,能进入正规学校读书者少之又少,短期的冬学解决了古代孩子们渴望上学的问题。如元朝的社学,还会刻孔子画像,令学员祀之,然后进行学习,这种“社学”就是孩子们的冬学。由于教师多系粗识文字之人,元代朝廷要求州县学官处对各地教师进行培训,规范其文字读音和知识,以“音义归一,不致讹舛,庶免传习差误”。

  经过元末长期战争,各地社学早已停办,明朝朱元璋始命复设社学,但仍有不少地方的社学未能恢复。明英宗时,社学教育被纳入提学官的管理职责内。但古人是否选择参加冬学,也要看自愿,并不强求。

  冬季,到历史的长河里搜寻古人的冬闲文化,赏阅一下冬闲的有关历史和知识,顿觉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博大和厚重。

2024-01-14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52393.html 1 “腊八节”的文化习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