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悦读·档案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2023年07月09日

  

  □卜庆萍

  

  “三伏天”的说法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秦宪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汉书·郊祀志》中又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可见,“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一步步走来的,它承载着我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自然人文知识。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为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天的气候特点除气温高、湿度大外,还有气压低、风速小等。三伏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中伏就需20天,即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三伏天中的“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乃藏阴气于炽热之意,其本身隐含着对人们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农谚。数伏天气,人们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炽热的三伏天里,酷暑时时袭扰人们的饮食起居,古代名家写过不少三伏天的名诗。“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这是宋代诗人李石,在六月三伏天应时而作的一首千古名诗。诗人被三伏天的烈日烤得口干舌燥,直盼着赶快下一场清凉的雨。心烦之际,听着聒噪的蝉鸣,诗人顿而生厌,感到些许烦恼。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要到了。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从古至今,民间传承着很多传统食俗。

  很多地方都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有的地方还有“头伏吃鸡二伏鸭”的民谚。闷热的天气,容易让人们食欲不佳,胃口不好。饺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正是开胃解馋的美味。二伏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三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了。二伏天里,人们吃上一碗热汤面,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让身上发汗,祛除体内暑气和潮气。到末伏时,天气稍微凉爽一些,此时人们食欲明显增强,吃饼和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之意。

  “三伏天”节气和流传至今的习俗,传承着深厚的古今文化,还表述着数千年以来人们应对自然、挑战自然的决心和强烈愿望。

2023-07-09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32002.html 1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