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8日
第A14版:新生活·乐活

立春养生正当时 保护阳气防未病

合理“春捂” 不睡懒觉 多做户外运动

2023年02月08日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最好能与天地自然季节的变化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祛病延年。因此,在立春节气之后,气候变化,人们的养生重点也要从“冬藏”渐渐转为“春生”。对于立春后的养生要点,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名誉副院长、中医专家戎志斌博士后提醒,养生要顺应季节变化,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春季养生也不例外,亦应从平时的起居、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入手,因时施养,保养阳气,适当“春捂”保暖,多进行户外活动,未病先防,从而保护健康。

  □本报记者 梁蕾

  

  因时施养 保养阳气

  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因此中医认为“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即人的活动要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并形成与其相应的周期性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大自然四时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要顺应这些自然变化规律,“因时施养”,在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疾病预防等各方面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节,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最终达到身体健康的状态。

  具体到春季,首先要注意调整的一个养生重点,即应保养阳气。所谓“春夏养阳”,春夏之季,阳气渐生渐长,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至暑,人体阳气亦随之升发宣达旺盛。因此在春季应顺应天时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要维护并协助阳气的升发,让阳气升发而不匮乏,生长而不亢盛。春季养阳,是要通过情志调节、起居、运动及食药等使人体阳气宣达通畅又不过分消耗,而不是单纯的“补阳”“补阴”。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易受风凉、饮食生冷、情志郁闷等因素影响,多伤及阳气,使阳不守阴,以致到秋冬季节多生泄泻病。因此,大家在春季到来之时,不妨有意识地给自己提个醒,让自己在生活中注意不贪凉,畅情志,勤运动,以助养阳,从而预防哮喘等秋冬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适当“春捂” 防寒保暖

  立春过后的初春时节,阳气虽然开始升发,但尚不充盛;阴气开始消减,但尚未完全退去。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体的肌表虽然顺应气候转暖而开始疏泄,但抗寒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初春时节的气候也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反复多变,甚至发生“倒春寒”,所以大家在初春时节仍要注意适度御寒保暖,使阳气不受伤害,保护其逐渐升发至强盛,这就是“春捂”。在初春这段时间,大家最好不要着急换掉棉衣,而应关注气候变化,根据天气寒温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物,既要保护自己避免受寒着凉,又要避免“捂”的过多过厚。过度“春捂”导致汗出过多,一旦受风反而容易感冒生病。

  晚睡早起 舒缓放松

  冬季过后,春季白昼延长,夜晚缩短,日常起居作息应当顺应这种昼夜变化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白天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夜晚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使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规律,就要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否则睡眠过多,会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于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所谓“晚睡早起”仍要适度,例如早起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一般以早晨6时到7时起床比较适宜,不要睡懒觉;晚睡则不要晚于半夜子时,最好在晚上11时前入睡,否则对人体健康不利。

  春季穿衣方面讲究“被发缓形”,即披散头发,宽缓衣着。这是因为在春季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地向上、向外发散,同时中医又认为头为诸阳之本,人体十二经脉中六条阳经均经过头面部。因此,头发和衣着的状态对阳气的升发有一定影响。要使人体的阳气得到充分地升发,就必须使头部及皮肤处于舒缓、放松的状态,着装要以宽松、透气为主。

  饮食清淡 少酸多甘

  春天生长的植物禀受了春生少阳之气,适当食用有助于肝气的生发。而且青色、绿色通于肝脏,因此在春季可以多吃一些春天生长的蔬菜和水果。同时,春季阳气上升,很多人会出现火热上扰的征象,食用春天生长的蔬菜还可以起到清解郁火的作用。

  另外,春季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这是因为酸味有收敛之性,不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相应的则可以吃些辛甘、清淡的食物,如大枣、葱、花生及黄绿色蔬菜(如香菜、菠菜、豆豉、韭菜)等,以助阳气的升发。除此之外,还要多吃些甘味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黍米、燕麦、大枣,蔬菜中的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这既有助于肝气的柔和升发,又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户外运动 避免大汗

  春季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暖风拂面,万物勃发,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行气活血,所以春季也是运动锻炼的最佳季节。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例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练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引导人体阳气升发,同时防止抑郁症的发生。运动时需要注意根据自身体质及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最好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大汗出,以免耗散阳气。

  讲究卫生 未病先防

  春季气候转暖,各种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而且,早春时节寒冷干燥的空气也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这些致病因素会乘虚而入,从而很容易导致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脑、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因此,在春季大家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实现未病先防。此外,大家还可以坚持保健按摩,例如每天按揉迎香穴、风池穴、足三里穴等,都能适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2023-02-08 合理“春捂” 不睡懒觉 多做户外运动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12979.html 1 立春养生正当时 保护阳气防未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