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首席记者 李惺
记者 崔虹 赵晓华 冯月静
图/本报记者 冯月静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从来都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中之重,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许多代表委员继续把关注点投向了教育、养老、出行等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今年将再打造100条精品小街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市政协委员李君涛表示, 2023年全市城管系统将围绕全市“6+2+2”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继续实施道路景观提升行动,主要对高铁片区、正太广场、解放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景观提升,对和平东路沿线、复兴大街和北三环两侧以及四个主要出入市口进行环境整治。今年不同于以往的是,他们将在开展道路空间整治的同时,针对“路不平”问题进行提标改造,重点对建设大街、谈固大街等街道路面实施“铣刨盖被”和预防性养护,提升道路通行舒适度。
李君涛还表示,在前两年已经整治2025条小街巷的基础上,今年石市还将再打造100条精品小街巷,解决市民群众出行“路不平、灯不明”问题,切实改善市民群众居住地周边的环境质量。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运动
2022年,石市新建球类场地209个,健身步道110多公里,更新群众身边健身设施1755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运动。市政协委员任维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全市体育系统将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建设一批健身设施、球类场地和健身步道,不断完善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抓紧谋划启动市体育训练中心新场馆项目,加快推进功能性场馆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体育功能,为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贡献体育力量。
同时,统筹实施体育设施补短强基行动、全民健身便民惠民行动、竞技体育实力跃升行动、青少年体育全面促进行动、体育产业提质提速行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行动,建设运动之城、体育强市、活力石家庄,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石家庄体育的美好场景。
加强电动车存放、充电监管
近年来,电动车已成为市民日常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因电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问题等也不容小觑。对此,市人大代表王阅春和市农工党从不同角度对电动车的出行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王阅春关注的是小区电动车室外固定停放及充电场所的建设。她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省会居民小区电动车室外充电设施并不建全,老百姓给电动车充电或是把电池拿到家中,或是拉飞线,消防安全隐患时时存在。
对此,王阅春建议严格要求新建小区必须按照《石家庄市物业消防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场所,解决业主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问题;在未完成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设施建设的老旧小区,要建立临时管理措施,确保危险场所周边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
与王阅春代表不太相同,市农工党关注的焦点为“关于禁止电动车入户上楼,加强电动车存放、充电监管的建议”。市农工党在建议中提到,有些市民习惯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物的门厅、过道、楼梯间,甚至乘坐厢式电梯置于家中充电。“如果遇到以上区域空间密闭、易燃物品较多时,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产生的火焰和高温有毒浓烟会很快弥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危及市民生命安全。” 市农工党在建议中说道。
市农工党建议,加强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监管,禁止电动车入户上楼,在高层住宅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以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果。“目前,省会大部分小区都配备了电动自行车车棚和充电设施,但数量略显不足。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的建设。“市农工党在建议中还提到,可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和充电区域分开,避免不充电车辆占用充电区域。还可安装电动车智能充电设备,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作给电动车充电,充电结束及时终止,以此提高充电设备利用率,减少过度充电的安全风险。
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在老年人中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因病瘫痪在床、行动不便。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需要周期性、常态化的医疗服务,如:化验检验、心脑电图、更换胃尿管等。“市人大代表李美瑄说,他们还非常需要上门医疗服务。为此,自己带来了“关于完善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发展在线医疗经济的建议”。
李美瑄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上门医疗服务,解决针对性医疗服务需求,推动依托互联网发展在线医疗经济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可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如:引进国内先进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鼓励本区域更多的企业及个人参与进来,成立区域互联网服务平台,共同吸引、整合更多的医疗资源力量加入进来。制定更符合市场的收费标准,提供便捷、高效和规范的上门医疗服务,真正去解决老年人中特殊群体的医疗需求。”李美瑄建议道。
此外,李美瑄还认为,社区医疗机构可提供到家医疗服务。可以制定相关制度,为社区配备相关的上门医疗服务人员和基础医疗设备,社区医疗机构便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到家医疗服务。
市政协委员张治国则建议尽快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和发展护理型家庭养老床位,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细化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硬件设施、服务项目、服务监管建设标准。家庭护理病床应采取“一体化”管理。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家庭养老床位与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评估、统一协议、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人员调度,并把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监管统一纳入市、区级信息平台,实时进行监管。
加强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与艰巨。市政协委员王珂建议,充分发挥学校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育人要求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让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相连。
同时,在重要时间节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制作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品、动漫、有声读物、短视频等,加强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正确培养学生上红色网站的意识和行为,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入心灵、见行动。
高起点办成优质普通高中
“我这次带来的是关于加快推进市区普通高中建设,助力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建议。”市人大代表李云红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省会主城区教育质量的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力不断增强等叠加因素,预计未来十年,省会城区人口及学龄人口将持续增加,现有校舍满足不了入学需求。“2022年,我市已启动五所高中学校项目建设,2023年还会启动三所高中学校建设。”李云红建议各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普通高中规划项目的实施。同时,高起点办成优质普通高中,促进全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造福更多的学生和家庭。
推进博物馆进校园
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教模式,具有天然的社教优势。市政协委员陈永平认为,将博物馆搬进校园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既是对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支持,又可以把博物馆的社教功能从馆内延伸到馆外,让博物馆的公益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他建议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以文物为依托开展文物历史知识讲授拓展、文物美术绘图培训和文物艺术价值鉴赏等。同时,利用专业的馆内研究人员,以研究人员为依托开展中国大历史课堂、中国文学典故普教、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并利用专业的场馆,依托博物馆场馆开展“走出校园,畅游知识殿堂”的周中、周末、寒暑假游学实践活动。